(版权声明:凡本报原创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不得转载或使用。违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省公布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等10位赫然在列,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就是跨越历史的“大咖网红”。 懂点历史的朋友们不难看出,跻身首批10位四川历史名人的大叔大妈,无一不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科技大咖。 但你或许不知道,这10位大咖里居然有7位与广元有关。广元晚报全媒体记者特意进行了搜集、梳理,他们是—— ■李冰 兴修水利居功至伟,在广元享一方香火 西佛龛、乌奴寺、川主庙、顺圣皇后庙、则天金轮皇帝庙……始建于北魏的皇泽寺,历史上有过诸多“雅称”,到了南宋才改为现名。皇泽,有“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 川主庙即后来的皇泽寺,貌似官方说法。据老辈人讲,N年前川主庙仅为皇泽寺的一部分,它位于皇泽寺临江处,“规模不大,就一间小庙。庙门是双扇的,两边有圆窗子,里面供奉着川主,也就是李冰父子”。每年正月二十三,附近群众去皇泽寺祭拜武则天,也会给李冰父子烧香叩头。 李冰,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家,曾任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以治岷江、修都江堰等闻名天下。李冰父子辞世后,后人常怀感恩,尊其为川主,并修川主庙以示纪念。 资料显示,川主是流行于巴蜀地区以及其它巴蜀移民聚居地的重要民间信仰,起源于唐朝及之前四川地区对于秦蜀郡太守李冰的信仰崇拜,是一种以巴蜀治水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民间信仰,其目的是求川主,也就是求李冰保佑巴蜀免于水旱灾害。 ■诸葛亮 剑门古蜀道,流传着他多少故事 通天文、晓地理,知阴阳、懂八卦……在老辈人眼里,诸葛亮曾神一般地存在过。 诸葛亮在广元,史书多有记载:出兵祁山前,在朝天筹笔驿设中军帐筹划军事;路经剑门关,“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于此立剑门关”;人力畜力运送军用物质困难时,令人在今利州区三堆镇一带造木牛流马…… 据称,诸葛亮还在筹笔驿写过《后出师表》。《后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句,表达了诸葛亮至死不渝的爱国、忠君情怀,已成千古绝响。 诸葛亮治蜀施政长达二十一年之久。任上,他励精图治,革除弊政,广任贤才,注重法治;多次出兵北伐曹魏,力图兴复汉室,一统天下,遗憾的是壮志未酬,52岁即病死五丈原。 ■武则天 千秋一女帝,唐代大才女 ▲皇泽寺内的武则天雕塑 广元晚报全媒体记者罗晓平摄 这位是咱广元人最熟悉的“邻居”,出身广元的武则天,既做过专职皇帝又做过业余诗人。武则天做皇帝的那些事儿史书多有记载,今人写的小说、拍的影视剧也不厌其烦地戏说过。在这里,仅简述一下她的诗歌。 武则天的诗,有的缠绵,有的高冷;有的锋芒毕露,有的霸气隐伏;有的则揉进了她的诸多情愫。坊间呤唱最多的当数她的催花诗《腊日宣诏幸上苑》。 《腊日宣诏幸上苑》很短,只有两句: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该诗语言流畅、简捷明快,堪称诗中上品。相传,武则天做了皇帝后,某日看到宫中腊梅盛开,诗兴一来便写了这首诗,意在令百花“连夜发”。次日果真“百花盛开”,唯牡丹“抗旨”。盛怒之下,武则天贬牡丹至洛阳。 ■李白 斯人已远去,留下《蜀道难》 这位千年以来红得发紫的“诗仙”,一生酷爱“自驾游”。想当年,还是“小鲜肉”的他仗剑天涯,出入蜀中名山,并写下不少绝妙好诗。有评价称,李白是一个站在时代顶峰的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屈原以后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虽不见李白出入广元名山的记载,却获得他多篇呤颂广元的诗词歌赋。其中的千古绝唱《蜀道难》,呤颂的便是我市境内的剑门蜀道。不过《蜀道难》已为人熟知,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的是他的一篇送别赋——《剑阁赋》。 《剑阁赋》云: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 《剑阁赋》是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时所作。李白在这篇赋文里不仅勾勒出了剑阁的雄险,还寄托了他对友人的不舍。 ■杜甫 路经千佛崖,诗题石柜阁 杜甫,人称“诗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共组的“CP”,可谓对后世影响至深。 杜甫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后人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的作品风格。据了解,杜甫曾数次过广元,并留下《愁坐》、《桔柏渡》、《石柜阁》等诗篇。 其中的《石柜阁》这样写道: 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 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 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 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 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 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该诗为关中兵荒马乱时,杜甫弃官入蜀途经千佛崖石柜阁所作。“情从景来。”一路上为冻馁所迫的杜甫看到眼前的景色,也忍不住诗兴大发,于是挥笔写下这首《石柜阁》。 ■杨慎 泛舟嘉陵江,写下《桔柏渡》 杨慎,明代著名文学家。“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的词作者便是杨慎。 文人墨客,都乐乎山水。杨慎也不例外,当年他泛舟嘉陵江,曾写《桔柏渡》一首。 《桔柏渡》全诗为: 桔柏古时渡,江流今宛然。 名存巴国志,诗有杜陵萹。 鸨鹢冲烟散,鼋鼍抱日眠。 分留馀物色,朗咏惜高贤。 该诗秾纤宛转、情景交融。从这首诗里,我们不难看出杨慎广泛吸收六朝、初唐诗歌一些长处,所形成的“浓丽婉至”诗歌风格。 与广元有关的,还有北宋大文豪苏轼? ■苏轼 大江东去,东坡重写《种松记》 作为唐宋八大家中的励志“偶像”,东坡一生多遭流放,偶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慨叹,但多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豁达豪迈。 苏轼最拿手的是诗词,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大部头”传世。 两晋时期道教盛行,剑阁为推广“地脉树”,特邀道教术数学高手郭璞为翠云廊写下碑文《种松记》。到了北宋,因刻有《种松记》的石碑风化严重,剑阁又请苏轼重写了碑文。 再向你推荐一道东坡的拿手菜——东部肉。 广元晚报全媒体记者罗晓平 值班编辑:张书华 值班主任:李凌 (除署名外,图据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 长按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鍖椾含鍘诲摢瀹跺尰闄㈡不鐤楃櫧鐧滈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