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 剑阁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蜀道难》 三国文化之旅第四日来到剑门关,感受其险峻气势。 剑阁蜀道,曾阻隔着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相通。但再艰险的山峦也阻挡不了英勇的先民们渴望相互沟通的气概。于是在森林里披荆斩棘,在绝壁上开凿栈道。终于,一条连通秦川的蜀道在先民们一斧一锤中建成了。 无数来过剑阁的人们都被它的险峻所折服。无数文人墨客创作诗歌感叹。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开篇所引用的李白创作的《蜀道难》。今天我们来啦! 居于广元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蜀国名将姜维在此地以三万之师抵御三十万魏军长达三个月,在得知刘禅投降后,众将士的不甘与怒气在石刻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国时,诸葛亮于此地“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谓之剑阁,成为军事要隘。 剑门关、剑阁道、七十二峰、金牛道、石笋峰、梁山寺、雷霆峡、仙峰观、一线天、玻璃景观平台等,蜀道三国文化重要地址。均留下艺立国学堂三国文化探索的足迹。学员们一路随手笔记,好的学习习惯在游学中逐渐养成。 剑门关所在的剑门山也称大剑山,两边陡峭的石壁连绵数百里,形成一道天然城郭,这么险峻的地势是怎样的形成的?原来剑门山从古生代至中生代的三叠纪属扬子海盆的一部分,是个大海洋。在今日的剑门之旅中两边的峭壁里全是砾岩。在剑门地质博物馆当中,学员们更清楚的了解剑门地势形成的来历。 剑门登山中学员和妈妈们一起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完成十几公里的攀登,最终踏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透明玻璃栈道上遥望剑阁,感叹古蜀道的险峻;敬佩蜀国将领的智慧。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诗中便是描写的此意吧!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学员们的晨读经典还一遍遍诵读着昨日的剑门蜀道,现即将去往三国文化之旅的下一站——梓潼七曲山 再见,剑阁。 三国文化之旅 换个角度探索文化 赞赏 长按治疗白癜风医院白殿疯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