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淀风 http://www.tlmymy.com/ 经常和外地朋友聊天 外地朋友总会提到一个问题 “为啥你们盐亭人说话口音这么重?” “emm你们盐亭人说话好像是有那么一丁点土…” 那么盐亭人说话真的很土吗? 答案肯定是—— 咋可能! 搞紧跟才多多一起来念段顺口溜来品哈盐亭话的纯正发音“秃子秃(tuo),油漉漉(lo)。牵上街,卖不脱(tuo)。牵回来,拴在墙角角(jio)。”念完了没?发现没?细品出啥没?啥子还没有?那再来一个嘛!“六(lo)月六(lo),地瓜熟(sho);七月半(ban),鬼乱蹿(cuan)”发现没?秃(tuo)、漉(lo)、脱(tuo)、角(jio)、六(lo)、熟(sho)这几个字盐亭话的发音都是以“o”或者“uo”结尾。 是不是发现每句最后的结尾平仄都押上了?那是为啥子乃?其实这是中古汉语发音的特点之一——入声。那什么是入声呢?入声: 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是汉语之骨。也是平仄中的三个仄调之一。入声韵尾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t]、[-k]构成。入声字读音短促,一发即收。入声字音是无声除阻音,是有成阻和持阻阶段,但最后没有爆发的塞音。 看到这儿是不是又开始奇怪 这又跟发音“土”不“土”有啥关系嘛? 其实吧,还是有点联系。 要是知道入声消失于宋末元初,蒙古人占领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元朝以大都(北京)话为基础,编制了《中原音韵》,借以取代原来的《广韵》,掺杂了许多蒙古语的特点,特别是将入声分派到其他三声,导致北方话声母结构迥异于古汉语,无入声、无浊音,总体以高音为主。宋朝南迁后,汉语入声至今仍广泛存在于南方汉语方言、南方官话(含西南官话)及北方晋语中。 ▲图源:百度百科 但话又说回来 盐亭管辖范围内其中又以与西充、射洪交界的金孔;与南部、剑阁、梓潼交界的石牛庙。两地发音尤为独特。 金孔腔中的月、雪、缺、白、麦等发音都是入声。 石牛庙腔把狗读成“jiu”,敬(gou)姓(盐亭话发音)读成“jiu”,沟读成“jiu”,口读成“qiu”等。 ▲辨别入声简易方法 所以说外地朋友口中吐槽我们说话口音“土”那可真不是土!铁子们自信一点!这可是种文化传承!可得自信起来!毕竟我们大大可是说过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 编辑:才多多 综合:部分学术解释来自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