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位于剑阁县境内,紧临成(都)绵(阳)广(元)高速公路和宝(鸡)成(都)铁路,集雄、奇、幽、秀的自然风光于一体,汇汉、唐、宋、明、清的诗人于一地。这里风光秀美,名人荟萃,既是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旅游胜地,又是一处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地。 剑门雄关前山雄奇古劲,石梯依山傍崖步入云端,悬崖峭壁乱石嶙峋。后山却是松翠蓊郁、幽静雅致,古松漫山遍野,苍翠绵延,翠屏峰秀美幽深,山路曲折蜿蜒,荡舟湖间,别有韵味情趣。剑门关主峰大剑山,海拔米,山顶有建于宋代的古庙――梁山寺,沿途可饱览剑门关、石笋峰、穿洞粱、仙女桥,舍生崖等景观。 门票:剑门关景区门票:元/人翠云廊景区门票:50元/人其中索道:50元/人.次;观光车:单程:10元/人.次;4D电影:50元/人.次;滑道:单边:30元/人.次,往返:50元/人.次。 开放时间:夏季7:30-18:30冬季8:00-18:00 剑门关风景区主要景点 剑门关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年被批准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之一和四川省地质公园,集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关隘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融雄、险、奇、幽于一身。 年,在汶川大地震中,剑门关景区遭到严重破坏,为重建景区,中国蜀道·剑门关景区耗资5.25亿,历时两年,终于在年4月29日让雄关剑门重新开关。 剑门关关楼 历代官府多次在剑门关关隘修建关楼,均毁于战火,明时又重新建造,清时几经修复,使关楼更加雄壮美观,可惜这样一座历时数百年的巍峨建筑却于年修川陕公路时被全部拆毁。年,郭沫若、于立群来剑门,郭老即兴题诗一首:“剑门天失险,如砥坦途通。秦道栈无迹,汉砖土欲融。群山齿尽黑,万砾色皆红。主席思潮壮,人民天下雄。”于立群也挥笔写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条幅。年重修的关楼位于现在大家看到的新关楼对面,年的“5.12”特大地震使关楼严重受损,年,剑阁县决定在清代关楼的原址上重建关楼,现在的关楼就是仿照明代关楼重新修建的。关楼宽18.3米、高19.61米、深17.7米,全木结构,气势恢宏。 孔明立关像 过关往南,游道右边的这尊雕塑叫孔明立关。据《寰宇记》记载:“诸葛亮相蜀,凿石驾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于此立剑门关。”《舆地广记》也记载:“蜀汉丞相亮……以阁道三十里至险,复设尉守之。”根据这些史料的记载,剑门关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而设立,诸葛亮设立了剑门关,架设了飞梁阁道,以后又多次经过剑门关,在出歧山伐魏时,也多次往来于剑门关,他上《出师表》后,“率诸军北驻汉中”时,也经过了剑门关。 刘备过关像 孔明立关像南,有尊雕塑是蜀汉先主刘备。刘备在成都定都以后,于建安二十二年()设立了剑阁县,隶属于剑门关,加强了对剑阁的防守,不仅如此,还以剑阁为中心,将汉中到成都的一千多里连成了一个整体,保证了从成都至梓潼,穿剑阁过葭萌、白水,到陕西勉县阳安关、汉中这条剑阁道的安全和畅通,为以后诸葛亮出歧山、姜伯约伐中原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据有关资料记载,刘备在称帝之前,就四次往来于剑门关,加上《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叙述的刘备在进军成都击刘璋途中,又返回葭萌关看张飞和马超厮杀,共往返六次之多。 姜维神像 在关楼西侧的在关口的峭壁上,矗立着一块巨型人头,当地人称为姜维神像,又称为武士头像。神像戴着头盔,高耸的鼻子,大大的眼睛,隆隆的眉毛,厚厚的嘴唇,神态庄重,气度非凡。在神像的右下方,还蹲着一只灵猴,灵猴面向雄关隘口,虎视眈眈,透着一股杀气。那尊石像,传说是五丁开山时留下来镇守剑门雄关的神将,也有人说是姜维死后的化身。传说石猴是剑门山上的猴王,至今,剑门山上的猴子还经常到猴王脚下顶礼膜拜。 梁山寺 梁山寺,在大剑山绝顶,位于海拔米的剑门七十二峰的桃花峰与逍遥峰之间的舍身崖上。梁山传为梁武帝修真之地,因此山上建有古刹梁山寺和梁武帝祠。梁山寺始建于唐,经过历代修葺,清时扩建为两进四合院,建筑面积平方米。 梁山寺坐北朝南,山门中高悬巨匾“梁山寺”三个金光大字。寺院除大雄宝殿外,还有观音殿、藏经楼和僧房、斋堂、茶堂等。现在的梁山寺院为四川省广播电视集团广播电视转播台用房,已非旧貌。不过梁山寺周围有成片松林,山风乍起,松涛阵阵,山峦叠嶂,景色迷人。 平襄侯祠 在景区东南,有平襄侯祠,祠前广场上,有姜维塑像,名叫姜维点将台。 平襄侯祠又称姜维祠、伯约庙、姜公祠、钵盂寺。姜维祠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分前后两院,前院塑刘关张坐像,名武圣宫,后院正殿塑姜维坐像,名忠勤祠。现在看到的姜维祠是年在原址上重建的,重建的姜维祠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包括姜维殿、孔明授书殿和姜维墓,属于墓祠。 红星广场 红星广场是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年4月2日,红四方面军经过激战,一举攻克川北军事要塞剑门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 红军血战剑门关创下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是红四方面军的著名战例之一。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年12月22日,红星广场落成,包括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将帅雕塑和石刻标语。广场上的铜像分别为剑门关战斗的总指挥徐向前和副总指挥王树声。纪念馆大门右侧,展示的是剑门战斗大捷的艺术墙,艺术墙前面是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四壁为剑门七十二峰,千仞绝壁,地下为下沉式沙盘。整个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示红军在剑阁发生的一些革命斗争和所留下的革命文物。第二部分是观看红军攻克剑门关的战斗场景,该馆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玻璃屏幕背投和投影仪多屏融合技术,通过多媒体生动地模拟出红军浴血剑门关的历史场景:年4月2日的剑门雄关,英勇的红军战士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将鲜红的军旗插上了雄伟的剑门关。 剑门栈道 据说,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助其六出祁山,北伐曹魏。虽然古栈道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但如今,在这些壁立的山峰之上,又依山重建起了险峻的盘山栈道,供游人登山观景。 剑门栈道依山傍势,凌空架木。长长的栈道在青翠的山间盘旋延伸,就象一条白色的长龙翻滚游戏在峭壁悬崖之间。绵延婉转的盘山栈道,在险峻陡峭的大山石壁上,刻出一道妩媚的曲线。走在那条逶迤蜿蜒的复建古栈道上,顿时会产生时空倒错的感觉,也令人更加深切感悟到“剑门蜀道”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石笋峰 在剑门关绝壁中部,有一块巨大的石头,金鸡独立于悬崖峭壁边,像一根刚出林的竹笋,又形如男性生殖器。当地人根据其自然长成的形状称其为竹笋峰,又名石笋峰。竹笋峰高达数十丈,通体不长一草一木,在它的尖顶上,却生长着一丛茂盛的灌木,因此竹笋峰又像一名怒发冲冠的卫士日夜守护着剑门雄关。 地质博物馆 剑门关地质博物馆位于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景区内,由剑阁县投资万元修建。剑门关地质博物馆建筑面积余平方米,总投资近万元。目前,该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将在年7月正式建成并投入营运。 剑门关所在的山称为大剑山,也称梁山,大剑山两边陡峭的石壁连绵数百里,形成一道天然城郭,至关口突然中断,留下一道狭长的隘口,隘口两崖石壁高耸,有如刀砍斧劈,这道关隘成了入川的必经之道,人称天下雄关。而大剑山又是一座座绵延百里的砾岩山峰,所谓剑门无寸土就是指剑门那寸草不长的特大砾岩,从正面看,这石壁恰似铜墙铁壁的天然城郭,把自秦岭而来的千里群山横阻于此,也阻断了自中原而来的步履;从侧面看,则如排天巨浪,汹涌澎湃;从背面看,像一群飞驰的骏马,让一切来犯者望而生畏。 翠云廊景点介绍 从七曲山大庙往北,国道两旁,尽是苍翠的古柏,这条绿色长廊就是著名的翠云廊。翠云廊,又称“皇柏”、“张飞柏”,是剑门古蜀道的主要路段,古蜀道以汉中为分界,以北称北栈,往南称南栈,南栈又分三条:金牛道、阴平道、米仓道。其中,金牛道又称“石牛道”,是由秦入蜀的最佳通道,古城“入蜀之正道”。翠云廊就是金牛古道最壮丽的一段。在这三条蜿蜒三百里的道路两旁,全是修长挺拔的古柏林,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如今也还有古柏多株,加上近代以来陆续补植在公路旁、古道侧的柏树,总数已达数十万株,蜿蜒蟠绕、展翠摩云,妖娆袅娜。远远望去,像一条莽莽苍龙,逶迤于山岭之间,身临其境,又似一条翡翠画廊,溢彩流辉。 翠云廊最早的古柏为秦朝所植,树龄已有两千多年。第二次对翠云廊大规模植树的是张飞,今天民间还流传着张飞当年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故事和传说。最为浪漫的一次植柏是在唐代,相传杨贵妃喜欢吃川南荔枝,玄宗皇帝命人快马加鞭,连夜运送。为保持荔枝鲜味,令百姓沿途种植柏树,因此翠云廊又被称为荔枝道。这些被民间称为张飞柏、皇柏的古驿道树,树干巨大,千姿百态,昂首云天,像一条飞驶的绿色巨龙越山峦、跨沟壑,纵情遨游在剑门群山之间,被历代誉为蜀道奇观。 三百里翠云廊,精华在北距剑门关7公里的大柏树湾。狭义的翠云廊指的就是这里的翠云廊景区。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的核心景区之一,也是国家森林公园。三百里翠云廊最大、最有名气的几棵树都在这里。人们根据其长势、外貌和历史传说取了许多美好的名字。如以长势命名的鸳鸯树、姊妹树、罗汉树、观音树、白象吞石等;以粗壮命名的状元柏、帅大柏、寿星树等;以史典命名的阿斗柏、望乡柏、石牛树、仙女树等。 古柏王 七曲山大庙北行不多远,就见道旁一棵巨柏,高24米,干粗6.7米,树冠覆盖45平方米,树龄2多岁,苍劲挺拔,郁郁葱葱,这株古柏应该是皇柏,被誉为翠云廊上古柏王。 阿斗柏 这株柏树的名字跟刘禅有关,三国蜀汉年夏天,蜀后主刘禅(乳名阿斗)降魏,被押解洛阳路过此地时,大雨倾盆,便在此树下躲雨。到洛阳后,传出阿斗不思亡国之耻,乐不思蜀的消息,百姓闻后非常气愤,发怨于此树,便火烧刀削,天长日久,南侧的半边树干全部干枯了。民间以此树喻不思进取、难以成才之人,称之为阿斗柏,亦称歪脖子树。 夫妻柏 夫妻柏,高27米,胸径1.2米,材积17立方米。此树枝桠覆盖,虬枝交错,相拥而立,彷佛像一对情侣在携手并肩窃窃私语,互通情愫,人们称之为夫妻柏。据说,当地新婚和已婚夫妇都常来此祈祷,愿夫妻感情像此柏一样与世长青,白头偕老。 帅大柏 这株叫帅大柏。年3月21日,朱德委员长视察翠云廊,在松柏长青树前,一随行人员感叹地说,这树真大!一农民用当地方言介绍说:前边还有一棵帅大的树!工作人员问:什么是帅大的树?朱德委员长幽默地说:帅大的树就是很大的树,像元帅那么大的树。朱德委员长在当地党政领导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这棵荫天蔽日的巨型柏树,帅大树由此而得名。帅大柏高29米,胸径2.24米,材积33.9立方米,树龄多年,是翠云廊大柏树湾中的特大柏树之一。 张飞井 柏树林中,有一口水井叫张飞井。相传,蜀汉大将军张飞奉命北伐,至此烈日当空,兵士饥渴难受,战马嘴吐白沫,张飞命士卒四处找水,未有水源,心情烦躁,举拳猛喝一声:渴煞我也!拳头砸地,只见一股清泉从拳印中冒出来,缓解了饥渴。张飞又命兵士将拳头砸出的圆坑凿成一口深井,以供当地乡民饮用。百姓为了感谢张飞,将这口井称之为张飞井。 翠云廊石碑 在翠云廊南向门口,立有两块石碑,分别是年原国防部长、儒将张爱萍将军题写的翠云廊和年中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的翠云廊碑刻。 石像 张飞次子张绍,其官至尚书,因植树护路有功,被后人刻像纪念。也有人说,这尊石像就是张飞。蜀汉时,张飞担任巴西(阆中)太守,军情政务,羽书出川频繁,往往因剑门山势险峻,不识路径而耽误。张飞便命令士兵自阆中至昭化凿石开山,将羊肠小道扩建成一丈多宽的石板大路,在两旁栽植柏树,并严加保护。柏道不仅有利于行军,还方便了商贾和当地百姓的行走,后来百姓为感谢他植柏护柏的功劳,在此勒石塑像以示纪念。 李璧祠 翠云廊山梁上,有明代官员、学者李璧的祠堂--李璧祠,祠内有李璧塑像。李璧就任剑州知州时,战事刚平,剑州城垣破败,民生涂炭,百业待兴。他劳以身先,教以身率,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尤其是倡导整修剑至保宁府(阆中)的三百里官道,组织民工在道路两旁补植柏树,颁布官民相禁剪伐禁令,功不可没。 翠云楼 顶上还有翠云楼。翠云楼是在古代烽火台遗址上兴建的有民间特色的楼阁。秦汉三国时期,曾为军事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为保护烽火台遗址,年,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修建此楼,供游人登高,它同时还是剑门林场观测火险的瞭望台。 剑门蜀道风景区景点介绍 剑门蜀道属于剑门蜀道风景区,它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绵阳、广元市境内。剑门关距广元市较近,因此,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主要是指广元经剑门关、剑阁到绵阳这一线的风景名胜。范围再扩大一些,则可以把江油、平武的风景名胜也包括在内。是在连绵不断的秦岭、巴山、岷山之间,以“蜀道”为主干的带状风景名胜区。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景区范围广大,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观丰富,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主要有古栈道、三国古战场遗迹、武则天庙皇泽寺、唐宋石刻千佛岩、剑门关、古驿道翠云廊、七曲山大庙、李白故里等。 梓潼 以“东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是古蜀道南端的一颗耀眼明珠。此外,卧龙山千佛岩、汉阙上亭驿剑泉、司马长卿石室等处均为难得一见的古迹。 剑门关 位于景区中段,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详见上文。 翠云廊 是古蜀道上从剑门关到剑阁县城一段的美称。曾有“三百余里官道,数千万株古柏”的壮观景象。详见上文。 剑门蜀道的特色 古柏驿道树 古柏驿道树群又称“翠云廊”、“黄柏树”等,是古人植树护路的典范,从作用上看:一是植树表道,起路标作用;二是保护道路,防止雨水冲刷路基;三是便于修理栈道,就近伐树取材;四是为行人提供行路方便,遮荫避暑。 古驿道树现有规模堪称世界一绝。据统计,剑门蜀道有驿站古柏株,有规律地分布在公里的驿道两旁,其中剑阁县株,梓潼株,昭化株,阆中17株,南江株。剑阁县政协、县林业局古柏考察组抽测八段株古柏,胸径1米的有株,占33.7%四川省林科所对生长在梓潼县演武乡柏树湾的一株古柏进行测定,胸径为1.55米,确认树龄在年以上。由此看来,千年古柏为数不少。 驿、铺 从剑门蜀道沿途地名上看路政管理是十分完善的。驿道最初叫“官道”、“马路”,是古时从西安至成都的陆上唯一通道,原为过往官员、使书等送军政书籍使用,后来也逐渐成为民间商旅活动的交通大道,建立驿道管理服务机构也就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拦马墙、饮马槽、青石板路面 漫长的蜀道,悠久的历史,留下的众多有关道路配套建设的地面文物,为考证古代陆地交通提供了实物依据。 拦马墙就是在驿道险要处为防备跑马官差跌落悬崖而砌成的墙。一般高在1米以上,宽在0.8米左右,长度视险道情况而定。拦马墙分土墙和石墙。 饮马槽又叫饮马池,是在大青石上开凿的水槽,分为可移动水槽和固定性水槽,专为往来马匹提供饮用水源。饮马槽一般设在没有水源的驿道旁,干旱时由铺驿管理人员或当地百姓挑水倒进饮马槽,下雨时靠积蓄雨水解决。 蜀道内的青石板路面一般宽2—3米,最宽处达5米。路面平整,沟渠畅通,千百年来路面很少垮踏,主要原因是在容易塌方处和阶梯石中间加有10厘米厚、1米多深、长度视路面而定的“门坎石”。“门坎石”一是起稳固路基石板、阶梯石作用,二是“木牛”(鸡公车)缓速刹车作用。石板路光滑凹凸,印记着历代车辙马迹,留下了古今行人的脚印,是当年考古的鉴证。 栈道 栈道分为土栈和石栈两种。土栈石在森林茂盛的山地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又名阁道,石在山崖上凿孔,支架木桩再铺上木板而成的路。蜀道土栈基本不存在了,但石栈遗迹尚存,残迹在崖间的栈道撑柱石孔仍历历在目,其孔约为30厘米见方,深约50厘米。 石栈道选址非常讲究,如明月峡栈道上倚大树梁峰,状若虎口,下临嘉陵江,水势汹涌,若在山崖修路,耗费太大,工程艰险;若在山顶修路,左右悬崖绝壁,一遇强敌,前堵后追,腹背受夹,进退两难;若在山麓修路,急流浑潭,无处驻足,因而在悬崖绝壁上修筑栈道。 剑门关景区周边景色 阆中古城 阆中古镇是一座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小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多年的历史。阆中古镇和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徽州歙县齐名的中国四大古镇,坐落在嘉陵江边这个川北重镇。小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大巴山脉和剑门山脉将其合抱。 阆中古镇是现今保存比较完好的为数不多的古镇之一,张飞曾在此驻守7年并死于这里。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格局、唐宋风貌。60余条韵味十足的古街巷,0多处融北方四合院之大气、南方园林建筑之灵巧于一体的古民居,呈多字型、品字型、串珠式格局。影视界对阆中古城情有独钟,阆中民间收藏积攒下来的古代家具,自然成为古装戏中令观众目不暇接的道具装饰,入镜效果十分理想,乘势喊响将古城打造成“中国西部影视城”的口号。还原了以华光楼为轴心的南街、状元街、西街、武庙街、合壁井巷等的青石板街面,又将古城区的管网全部实现地埋,并在古城区悬挂1万多只仿古红灯笼,还重点推出秦家大院等10余家大院,进一步充实考棚、展览馆等的内涵。 驾车游客 从成都出发:离开成都市区后走G5京昆高速行驶约公里再右转进入G行驶约10.5公里到达剑门关景区。高速路收费元,需要时间约3小时。 更实际的自驾路线可以自己安排走G42泸蓉高速,在从G公路顺路去阆中古镇游玩一番,路程在公里左右,需要时间4个半小时。之后可以从S公路进入G公路从剑门关景区南大门进入游览。 从西安出发: 离开西安市区后依旧走G5京昆高速行驶约公里再右转进入G行驶约10.5公里到达剑门关景区。高速路收费元,需要时间约6.5小时。 从西安出发的自驾游游客可以自己安排行程规划,在沿公路一路向西南行进的路上有许多可玩可看的景色,途中路过的汉中市和广元市就都是历史名城,市内古迹遍布,历史人文景观相当之多,可以选择在途中稍作停留,也不枉自驾之游千里迢迢。其他游客线路到达广元: 航空 乘飞机至绵阳国际机场。绵阳国际机场距广元市区全程公里需要约两个半小时的车程。 北京——广元北京有11个直达航班可飞抵绵阳国际机场国航的CA早上07:40起飞10:40到达 上海——广元上海飞往绵阳的是春秋航空的CA航班,下午14:50起飞,三小时后到达 火车 广元位于宝成铁路的终端位置,始发的列车只有两列,分别是开往宝鸡的和开往成都的N,但是每日途径广元开往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昆明、乌鲁木齐、拉萨、沈阳等各大城市的列车有40多趟。 北京——广元北京西站有2趟列车到达广元火车站,分别是T7和K硬座票价元左右 上海——广元从上海火车站始发的k次列车和k途经18站运行32小时左右到达广元,硬座票价元 成都——广元从四川首府成都到广元乘坐火车十分便捷最短的只需要4个半小时,硬座票价47元。 客车 从广元市长途客运站,每天有不少班车发往省内其他城市及下辖其他县。从广元出发: 自驾 从广元市出发沿G5京昆高速行驶约30公里,从剑阁/G出口离开右转进入G(收费15元)。再沿G行驶约10.5公里即可抵达剑门关景区北大门。 公交 从广元市南河汽车站有直达剑阁的班车,从早6点至晚6点每天滚动发车。或者乘坐到达普安的班车,从剑门关站下车,票价都在15元左右。广元当地交通 公交 一般首末时间6:00-19:00,空调车票价为二元,普通车票价为一元。 注意事项:此地有部分车是无人售票车,请注意准备零钱。 堵车情况:广元交通状况不是很好,请注意不要在早晚高峰期和节假日出行。 出租车 起步价:4元/2公里,公里价:1元/公里 注意事项:下车时请注意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并索要发票。从成都出发: 一、在成都昭觉寺汽车站乘坐“成都——普安”班车前往剑阁老县城(普安镇),该班次从早上8点起滚动发车,大约30分钟一班,车票60—70元;在绵阳平政车站前往剑阁普安; 二、在成都昭觉寺汽车站乘坐“成都——剑阁”班车前往剑阁新县城(年新迁,目前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2万,城市风景独具特色,距离剑门关仅10公里),车票70元,由于是剑阁新建的县城,故目前每天只有一班,下午15:00发车,经成绵广全高速公里大约3小时到达剑阁县城(新)的剑门关汽车站,可当晚入住剑阁新县城;绵阳在平政车站前往剑阁新县城(标注为剑门关站)。 三、在成都火车北站、德阳站、绵阳站乘坐“成都——普济”客车,大约7个小时、6个小时、5个小时到达剑阁县城(新)的沙溪坝火车站,车票大约20元、15元、10元。 四、在成都站、德阳、绵阳乘坐“重庆——广元”的快车,大约4个小时、3个小时、2个小时到达剑阁县城(新)沙溪坝站,车票40余元、30元、20元。 剑门蜀道是一个地理概念,范围广,游览景点多,每一个景点都各有特色,沿途风光无限,行走前要作充分准备。因为行程很长,应周全计划。游览剑门蜀道全程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应事先做好心理及出行准备,不可行色匆匆,留下遗憾,补救的困难很大。 游览剑门蜀道,全程可以安排2-3天时间。 自驾游 来剑门蜀道自驾游的人群主要分为南从成都出发和北从西安出发,因此游览剑门蜀道可以就近从剑门蜀道风景区的南门和北门相应进入游览。 因为整个剑门蜀道景区是由剑门关为中心沿着交通路线分布的多个景点组成的,自驾游玩自然可以尽享其中的乐趣,由北至南沿西线有《蜀道难》壁题,细雨亭,地质博物馆,五丁坪,4D电影院,闲云客栈,古炮台,关楼,金牛峡等景点,景区东线又有红星广场,大小穿洞,碧云坪,梁山寺翠屏湖以及著名的翠云廊景观。可选择当天住在剑门关景区内,按路线游览景区景点,自由选择游览前后的话,基本上两天时间便可走完景区。 之后的行程非常推荐您顺路去剑门关景区西南面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阆中古城景区,具体的行驶距离公里左右,时间约需要3小时。 自助游 前来自助游的朋友可乘宝成铁路广元站下车,然后沿川陕公路进行游览。在广元市游览一天后,乘车至剑门关,约57公里,游览过剑门关后,乘车过“翠云廊”,车行30公里到达剑阁,住剑阁。第三天从剑阁出发,途中经梓潼游览文昌宫后于下这绵阳,路程共公里。在游览汉平阳府君阙和西山后夜宿绵阳,结束剑门蜀道之游。 赞赏 长按在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