鍖椾含鏈浣虫箍鐤瑰尰闄?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10117/8598816.html 在7月21日晚间香港发生部分人围堵中联办大楼,污损国徽,喷涂侮辱国家、民族的标语字句之事的第二天,旅居美国的老王社长(王希哲)发来一个《以香港今日之祸敬告天下洪门昆仲书》,并证实“ 香港澳门洪门大佬尹国驹(崩牙驹)向全球洪门兄弟发出号令,本月28日集结香港元朗,犂庭扫穴回击扫荡暴力港独势力。” 以香港今日之祸敬告天下洪门昆仲书 洪门昆仲共鉴: 港岛乱祸,历时数十日仍未平复,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因港岛乃我近代洪门发祥之地,遗存、传承及新设山、堂组织之多,云集昆仲之众均为世界各地之最,故此,以洪门.中华民族致公文化总会之名值此乱局告谕天下洪门昆仲知。 港岛素来偏隅中华南海,因满清孱弱租于大英帝国,以用船坞之途,历经百余年,倾我中华儿女之血泪,方有今日之香港。晚清时际,我洪门先烈以港岛为基地,沥血数代,终于辛亥年,驱除鞑虏复我中华,今日香港洪门之昆仲,皆乃当时之遗存,更应秉当时之遗志。若今日之港岛有宵小以修例为名,行港独之实,更有甚者,复举港英之旗,此举乃天下洪门昆仲所断不能容,港英之旗乃应满清之约而生,树港英之旗实则复满清之约,此举若成,置我洪门先烈骨血于何地,此独若立,置我华夏传承于何地?若以修例之名独港岛,则此后我中华处处皆可独,若以港英之旗复满清之约,则昔日列强不平等条约皆可复,看似港人之力争自主,实则当年未如愿诸列强吞噬我中华之心不死,殖民主义死灰复燃,值此为难之时,何以不举洪门之力,永灭此辈叵测之心,故告谕港岛内之三合会、红花会、同盟会、哥佬会、洪门会、和胜和等社团严格御下,不得组织参与任何祸乱港岛的集会或其他行动,若有参与者,为天下洪门昆仲所不齿,为天下华夏儿女所不齿,如有参与其间,甚至残害同胞,则为天下洪门所共诛之!更应各尽所能,以各社团之力,力促港岛稳定和谐,引导大众以和平方式各请其愿,更呼吁港岛外秉洪门致公之名,各党、团、山、堂组织,以我洪门先烈遗志为念,支援港岛,保境安民!江湖事小,民族义大,摒除恩怨、共笃信念,方不辱没各昆仲洪门之名。 江湖路远义字先,唯秉此志克难坚。 他朝相逢黄泉路,予君血骨换酒钱。 中华儿女数以十几亿计,华夏骨血数以十几亿计,因地制宜,各有诉求,焉能一语而同之,若皆以暴乱之行,各尽其表,国将不国,族将不族。 在此,洪门亦恳请香港民众,拳拳爱国,爱港之心,莫为叵测之辈所趁,以和平之举求和平之境,以合法之行为求法治之香港。 此致,天下洪门昆仲 洪门·中华民族致公文化总会 二零一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该“洪门檄文”文字激扬,凛然慷慨,其“江湖事小,民族义大”之正气跃然纸上,迅速在网络热传。很多人为“香港洪门”在香港问题上发出的这个声明点赞;也有人看到“洪门”二字心生疑惑,如此国家大事,怎么轮到“黑社会”也要站出来发声? 其实,这个“传檄天下”的“洪门·中华民族致公文化总会”并非香港洪门,而是在台湾注册的洪门致公党组织。同时有必要科普一下,洪门也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黑社会”那么简单。 洪门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现在很多人认为陈近南是洪门的创始人,其实,陈近南是洪门发展初期的一个重要推动者,它的“开山始祖”是明末 抗清义士洪英。 洪英,本名殷洪盛。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人,崇祯四年(年)进士。他在崇祯七年(年)曾受直隶山西大同镇守姜镶的聘任,参赞军机。因其为人贤明练达,慷慨好义。所以当时很多豪杰之士,俱都慕名来归,他也设“集贤馆”以招贤纳士。崇祯十四年(年)春,姜镶兵败投降李自成。洪英遂携门人南下,投奔史可法。 明亡之后,清兵入关,史可法孤守扬州。洪英奉其命,北上燕京一带打探清廷虚实,沿途遍访顾炎武、王夫之、傅山、黄宗羲等反清志士,议创“汉留”组织。所谓“汉留”,就是“汉人留存”之意。是这些明朝遗民和汉族的大儒学者在异族入侵亡国灭族之际,为保留汉人一线生机所作出的一个构想。意图反清复明,恢复汉人江山。 后多尔衮攻陷扬州,史可法殉难。洪英也回不去了,只得转至安徽芜湖,投明将黄得功,为其参赞军务。黄得功兵败 ,洪英招抚集合其部众2万余人,继续抗清。 顺治二年(年)5月13日,洪英率部在三叉河(今安徽无为、含山、巢县三县交叉处)与清军作战时兵败殉国。其子洪旭,与其门人蔡德忠等,出走杭州,投明潞王朱常范。后潞王降清,洪旭等人又辗转福建投奔坚持抗清的郑成功。至此,洪英等人议创的“汉留”构想流传到了郑成功所部,并因郑成功部属陈近南的极力推崇,被郑成功所用从而发扬光大。 看过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和《鹿鼎记》的人都知道陈近南。 郑少秋饰演的陈近南 “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但历史上的陈近南可不是金庸笔下的一个江湖大佬那么简单,而是被郑成功尊为“卧龙”的 号“军师”人物。 他本名陈永华,字复甫。是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台商投资区石美村)人。其父为明天启七年举人陈鼎。明亡后陈鼎不愿仕清,回福建同安务农。郑成功占同安时,素闻陈鼎之名,拜其为同安县教谕,将陈永华补录为博士弟子员。后清兵南下福建攻克同安,陈鼎自缢于明伦堂。陈永华出逃投奔郑成功。国仇家恨使本来一介书生的陈永华从此放下书卷,投身反清复明大业。 当时陈永华才15岁,深得其父至交、时任郑成功兵部侍郎的王忠孝器重,推荐他与郑成功论政。 陈永华为人沉稳,并不善言辞。但分析起时局形势,却一改常态,立刻慷慨激昂,切中要害(这有点像xxx啊,平时说话口吃,但一到当众演讲起来,立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郑成功当面盛赞“复甫,真乃当今卧龙也。”遂委任他做自己儿子郑经的老师,以宾礼相待。收复台湾后,又授其咨议参军之职,军国大事甚为倚重。 郑成功对陈永华有知遇之恩,陈也的确像诸葛亮侍蜀汉二主一样辅佐郑氏父子前后达32年。他帮助郑家把台湾苦心经营成了一个对抗满清的根据地。在台湾这个原本蛮夷之地尊崇儒学,建立圣庙,大兴文教,推广军屯。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打破满清封锁,建立保甲户籍制度,以“足民食”的休养生息为起点,制定适合台湾发展的各项政策,一心一意做反清复明的长期谋划。 陈永华逝于康熙十九年(年)三月,据说他的死讯传到北京时,内阁学士李光地就对康熙说:台湾长久以来没有被收复,主要是由于陈永华经营有方。今上天讨厌战乱,让他殒命,从此台湾的收复将指日可待。——三年后,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年)六月,台湾果然被施琅攻克。 陈永华在台湾留下的声名很高,现在台南市孔庙附近的永华宫里还供奉着他的神像,台南还有一条“永华路”也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而将洪英等人的“汉留”构想完善落实于“洪门”组织,当属陈永华的另一重大贡献——这是他帮助郑成功图谋台湾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确立了郑成功坚持反清复明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当然,陈永华死后明郑王朝并未坚持多久,但他留下的这个洪门组织却在中国此后的历史进程中影响极大——包括大清王朝的最终覆灭都与其紧密相关。 今日金台山 在陈永华推动下,郑成功于年九月,在台湾创立了洪门历史上 个山堂——金台山明远堂。与诸大臣和军中将士义结金兰。加入山堂的,大家都是异姓兄弟,没有君臣之分。 毫无疑问,在明郑王朝内部再建立这样一个核心组织,吸收骨干分子加入,对凝聚人心,加强内部团结,提高行动能力是有着极大意义的。这虽然是三百多年前的事儿,但其实已经有点现代政治组织的味道了。 洪门之所以叫“洪门”,一直有很多说法。但最主要的,是因其创建宗旨就是反清复明,而他们要复兴的大明王朝的开国年号则为“洪武”;同时,它来源于洪英的“汉留”思想——清兵入关,汉失中土——把汉的繁体字“漢”去除中间的中土,就是“洪”。什么时候把中土从异族手里夺回来了,那才能重新为“汉(漢)”。 不过洪门只是这个秘密组织的内部自称,对外则称为“天地会”,取“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的“天父地母”之意。 洪门的根据地虽然在台湾,但由于他们的根本目标是要反清复明,所以从创立之始,就制订了派出精干人员潜入大陆,由南往北秘密发展民间势力,以配合“明郑大军”北伐复国的战略方案。 最初,陈永华派出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马超兴、李式开等5人化装为僧人潜伏在福建莆田的南少林寺秘密发展反清地下组织,联络各地抗清力量。陈永华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化名“陈近南”,往来各地秘密发号施令,统一调度指挥——这是不是有点像中共特科时期的伍豪同志? 后来,这最初派出去的5个骨干分子,就被尊为洪门“前五祖”。再后来,根据洪门发展历史中不断有人在关键时候为组织做出的突出贡献,还陆续增加有“中五祖”、“后五祖”、“五义”、“五杰”、“三英”、“二师”等等。 洪门最初供奉的“始祖”也是五个人。这就是最早提出“汉留”构想的洪英、傅山、黄宗曦、顾炎武、王夫之。另外还尊崇有文宗史可法、武宗郑成功、宣宗陈近南、达宗万云龙、威宗苏洪光等人。不过历经余年的世事变迁,后来到清朝末年时,始祖就只供奉洪英一人了。 莆田南少林不久即被清廷发现有聚众作乱之势而派兵围剿焚毁,蔡德忠等洪门“前五祖”由福建潜入广东,再转入湖北等地,一路躲避清兵追击的同时,也一路不断发展成员。后来在雍正十二年(年)的七月二十五日,洪门各地成员共聚于湖北万云山白鹤洞的红花亭结盟起事,史称“洪家大会”。 他们拉起队伍公开抗击清军,但从襄阳打到武昌时,败于清军。不得不改变战略,分散部众, 分头到各地自行开山立堂,以图日后再起。临别时以一首诗作为日后相会时的证词,这就是“五人分开一首诗,身上洪英无人知,此事传与众兄弟,后来相会团圆时。” “前五祖”从此“一干五枝”,成立了五个“祖堂”,其分别为长房蔡德忠的青莲堂,又称“天地会”,主要在福建、台湾一带发展,今日台湾的发出“洪门檄文”的仍属于这一支;二房方大洪的洪顺堂,又称“三合会”,主要在两广一带发展,后来在美国发展的洪门致公堂也主要是这一支;三房胡德帝的家后堂,又称“袍哥会”,主要在四川云南一带发展(中共开国元帅 位的朱德朱老总早年就曾是这“袍哥会”的一员,刘伯承也是);四房马超兴的参 ,又称“哥老会”,主要在湖南湖北发展(贺龙也做过“哥老会”大哥);五房李式开的宏化堂,又称“小刀会”,主要在江浙一带发展。 洪门浓厚的反清复明政治色彩,决定了它必然要受到了清廷的严密监控和严酷镇压。一旦寻得蛛丝马迹,必定深挖细究,其株连政策也十分残酷。这使得洪门的发展活动不得不日趋隐秘,在屡被清剿中不断制定完善了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纪律。其中有“三十六誓”,“十禁”,“十刑”等规律,赏罚制度十分严格。而且每个山堂流派也都各有自己的规矩,乾隆时期为剿灭洪门会党,曾举东南数省之力搜寻洪门会史,但是尽管累积了数百万字的调查报告, 却仍然“终无确据”。由此可见洪门的组织严密程度。 洪门内部人员交流全靠“春典切口”,也就是隐语暗语江湖黑话。比方说,双方一见面,先对切口“明大复心一”,反过来就是“一心复大明”,切口对上了就是自家兄弟。其他包括各种日常用语都以春典替代,吃饭叫“耕沙”、睡觉叫“歪下”等等,自己人聊的热火朝天,但外人根本不明所以。 同时还配以各种手势动作,例如小指是 把香,无名指是第二把香,三指是第三把香,食指和大拇指接连成了一个圈,这一个圈,既代表圆,又因食指和另三个平行的指头比着只有半截,又代表半把香,这个手势就叫三把半香。是洪门兄弟要秉承的仁义香、忠义香、侠义香和有仁无义香,外人自然看不明白,但洪门中人即便互不相识,或者正在打斗,但只要比出这个手势就能化干戈为玉帛,互以兄弟相待。再比如,相互之间敬烟时,如果他用一个指头按在烟斗上,即是提醒你此刻身边有官府中人,千万不要多言。 诸如此类,种种繁复庞杂的隐语和手势都是洪门之内饱学之士发明的,全靠师徒之间口传心授代代相承,为保守洪门秘密不被官府奸细渗透起到了很大作用。 洪门的组织结构都是以山堂为独立本位。每个山堂的老大称山主或龙头,下面有副山主或副龙头。再往下分设内外八堂。 内八堂的都是“京官”,就是坐机关的,不干外勤工作。依次有香长(或称“圣堂”大爷,是开香堂时的主香人,为客卿,也有的地方称“白扇”);盟证(或称“中堂”大爷,是开香堂时的盟誓人,为客卿);坐堂(或称“左相”大爷、总管山寨事务);陪堂(或称“右相”大爷,协助总管山寨事务);管堂(或称“总阁”大爷,负责人事升降赏罚);执堂(或称“尚书”大爷、负责人员组训工作);礼堂(或称“东阁”大爷、负责教育礼仪);刑堂(或称“西阁”大爷、执掌刑法)。另外还有护印大爷和护剑大爷。 外八堂则属于打打杀杀的军队系统,依次有心腹(“刑副”大爷、领军武将,有的也叫洪棍);圣贤(“圣贤”二爷、军师,负责谋划);恒侯(“当家”三爷、总管财务、粮饷);金凤(“金凤”四姐);管事(“管事”五爷、负责总务,又分承行、执行、红旗、蓝旗、黑旗);巡风(“花官”六爷、负责巡查,又分内巡风、外巡风、巡山、光口);银凤(“银凤”七妹);贤牌(“贤牌”八爷、登记功过,又分镇山、守山);江口(“江口”九爷、管理人员与升迁,又分检口、斜口、守口);么满(“么满”大爷、或称“辕门”,负责杂务的士兵,又分总么满、执法、辕门、大么、小么、大满、小满、铜章、铁印)。另外还设少保(或称“少侄”、“太保”,属于组织里的半成员身份,通常为未成年者,先予以记名,在组织里见习培养后可升级为正式成员)。 外八堂排列第四、第七的都是女人,这是因为历史上洪门曾经出过欺师灭祖给组织造成重大损失的叛徒,都是行四、行七之人,所以为避忌讳不再设四、七之位,如果组织内部有女人加入的话,则可以四姐、七妹充任。 以上组织结构只是洪门的一般形式,其实各个山堂分支还有很多不同的层级职位,叫法也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这是因为随着规模扩大与人数增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而且由于各个山堂分支成立的时间与地点不同,同职称会有不同含义或不同叫法。但所有洪门组织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加入洪门必须要有介绍人。这个介绍人要证明其身家清、己事明,先在会中记名,并由香长及管事五爷教习会规及礼仪,由主香人通知其人来香堂履行入会宣誓。有的洪门组织不仅要求口头申请,还要填写“红单”(入会志愿书)。经过入香堂参加盟誓后,才能由大爷封赠“步位”。 《南洋洪顺堂杂刊》保存有洪门“入会问答”,详细生动地记录了入洪门拜香堂参加盟誓时的礼仪习俗,其间主香人和入会人的一问一答,既庄重又热闹,已近乎唱戏一般。所以孙中山曾评价:“洪门之拜会,则以演戏为之,盖此最易动群众之视听也。” 孙中山是在他的《孙文学说》中对洪门专门作出评价的: “洪门者,创设于明朝遗老,起于康熙时代。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士,多欲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生赴义,屡起屡蹶,兴虏拼命,然卒不能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朝已盛,面明朝之忠烈,变残废殆尽。 遗老,见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故以反清复明的宗旨,结成团体,以待后有起者可藉为资助也。此殆洪门创设之本意。然其事必当极其秘密,乃可防政府之察觉也。夫政府之爪牙为官吏,而官吏之耳目为士绅,故凡所谓士大夫之类,皆所当忌而须严为杜绝者,然后其根株乃能保存,而潜滋暗长于异族专制政府之下。以此条件而立会,将以何道而后可?必也以能全群众心理之事迹,而传民族国家之思想。故洪门之拜会,则以演戏为之,盖此最易动群众之观听也。其传布思想,以不平之心,复仇之事以表之,此最易使士大夫闻而生厌远而避之者也。其固结团体,则以博爱施之,使彼此手足相顾,患难相扶,此最合乎江湖旅客无家游子之需要也。而终乃传以民族主义,以期达其反清复明之目的焉。” 从这段记述中能看出,孙中山对洪门相当了解。至于为何如此?后面将会详细介绍。 洪门历史久远,分支众多,人员成分十分复杂。基本上涵盖了不服满清统治的所有前朝遗民、三教九流和绿林豪强。这些人大多分布于社会底层,平时依赖洪门为互助团体抱团取暖,一遇机会就是武装反清的革命组织。可以说,在整个满清统治的二百多年间,洪门从未放弃其反清复明、重建汉人江山的根本宗旨。一直是让清朝皇帝头疼不已却不能根除的心头大患。 乾隆二十六年(年),洪门大佬洪二和尚万提喜在福建云霄高溪观音亭聚众起事,乾隆皇帝责成两广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等封疆大吏全力缉查, 花了两年半时间才弄清楚原来是洪门作乱。洪二和尚与清兵交战身亡,“尸首葬在高溪庙三层楼脚下粪箕湖子山午向”。现在此地已成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海外洪门兄弟寻根谒祖的圣地。 乾隆之后,从嘉庆元年开始,聚啸数十万,纵横楚、川、陕三省,绵延九年多的白莲教起义,就是洪门组织的一大手笔。所谓“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九流本一家”,指的就是白莲教与青帮均系出洪门。白莲教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却成为清朝由盛世开始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嘉庆十八年(年)9月14日,在宫内卧底太监的里应外合下,率领信众一举攻入紫禁城的林清天理教起义,也是洪门组织所为。起义军甚至一直打到皇后寝宫搜寻嘉庆皇帝而不得,原来嘉庆当时正在热河避暑未归。若不是时为皇子,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率火枪队挡住了林清等人为数不多的大刀长矛,紫禁城还真有可能被起义军一度占领。但即便如此,明清两代从来都被认为"固若金汤"的紫禁城,居然能被百十号手持大刀长矛的洪门兄弟一拥而进,不得不令嘉庆越想越后怕。他承认此乃“汉、唐、宋、明之所未有”——“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直到今天,当年起义者射中隆宗门牌匾的箭镞依然钉在上面。 最使满清王朝元气大伤的太平天国起义也源于洪门组织。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的“上帝会”最初就是“天地会”,后来才把单纯的“拜天为父”又完善为“耶稣为兄,秀全为弟”的“拜上帝教”,以宗教神性凝聚众心。 冯云山的天地会日月令牌 还有同时期上海刘丽川领导的小刀会起义,正是洪门五房宏化堂传承下来的“小刀会”。 可以说,只要是汉人反抗满清的武装运动,无论大小,莫不与洪门有关。这也正合洪门反清复明、夺回中土,恢复汉人江山的开山立堂宗旨。 历史的吊诡之处恰恰在于,虽然洪门从创立之初与清廷对抗二百余年一直是屡战屡败,但到了年,最终打响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的,还是洪门兄弟。 推翻满清,结束中国上千年帝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 人,当然首推孙中山。而孙中山就是洪门中人,并且还不是一般人。 孙中山从小跟随长兄孙眉在美国檀香山接受西方教育。光绪十八年(年),26岁的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即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图谋救国之道。这个时候的孙中山虽然已自诩“洪秀全第二”,但其实还未完全下定革命的决心,仍有希望清廷能以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之法改造中国。 光绪二十年(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他从此彻底断绝改良幻想,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取“振兴中华”之意,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为誓词。第二年,他就在香港建立香港兴中会,密谋于广州起义。但事泄失败他被迫亡命海外。 在海外流亡将近二十年,孙中山的主要工作就是四处联络海外华侨,游说他们捐款出钱支持他的武装革命。但一直见效甚微。嘴片子都磨薄了也没能募来多少钱,别说拿回国用于革命了,还不够他自己花的。 孙中山的舅舅杨文纳是洪门中人,眼看着自己的外甥投资失败被一只垃圾股套牢,就建议他加入洪门以帮自己解套。 当时在美洲谋生的华人甚多,早有洪门组织形成。这主要是两广地区赴海外华工带去的,因为华工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为躲避清廷追捕而逃亡海外的洪门兄弟。而众多华侨漂泊异国他乡都是处于社会底层,必须抱团取暖才能互相帮助少受欺负,所以洪门组织在此发展迅速。据说,当时90%的华侨都加入了洪门,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社会关系网络,正是孙中山的兴中会所急需的。 因此,光绪二十九年(年),孙中山在其叔父、也是洪门大佬的钟水养引荐下,结识了当时美洲 的洪门组织、三藩市洪门致公堂总理黄三德。 致公堂是洪门二房洪顺堂发展出来的一支,在两广及美洲华人中势力最强。黄三德与孙中山同赴檀香山会面,二人一拍即合,达成“非实行武力革命不足以救国”的共识。有了这层关系,孙中山才于第二年的8月1日被介绍加入檀香山洪门致公总堂(国安会馆),并被推举为“双花洪棍”(元帅二四六)。这在洪门中地位极高,相当于三把手的意思,属于平地一声雷,一步登天的性质。当天与孙中山同时拜盟的有60多人,当时留下的花名册,至今还保存在檀香山的国安会馆。 其实,以革命之志加入洪门组织的,还有很多人。近代仁人志士莫不尊重的“鉴湖女侠”秋瑾,也是如此。她是年在日本横滨加入洪门三合会的,洪门同样给予她很高地位,也是属于“一步登天”的级别,入会当时即被封为白纸扇(军师四一五)。 孙中山从加入洪门以后,在美洲各地游说革命才开始得到华侨的大力支持。为了使洪门的力量能够充分用在革命之上,他还利用自己在洪门中的地位,于旧金山致公堂总部亲自起草,重新修订“美洲洪门致公总堂八十条公章”,重申反清复明,恢复汉人天下的洪门宗旨,将其明确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要求“凡各埠堂友须一律注册报名于大埠总堂,方能享受总堂之一切权利”,对致公堂组织进行了整顿和改造。 经此整顿,孙中山在洪门中地位更高,已经被视为总舵主,总会长,龙头大哥了。 孙中山还在加入洪门的第二年,也就是年5月,联络陈楚楠、梅光培(洪门五圣山仁文堂堂主),陈永福、朱卓文(洪门五圣山义衡堂堂主)和林警魂、林义顺等人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发起创立了中国洪门大陆山,被众人推举为大陆山山主(龙头)。 同年6月,他赴日本与黃兴等商定,將兴中会和黄兴、宋教仁创立的华兴会,以及陶成章、蔡元培等创立的光复会合并组成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同盟会总理。他委托黄兴、郑士良二人负责联系两广之三合会,云贵川之袍哥,湖南湖北、西北及长江流域之哥老会及美加与东南亚之致公总堂。成立中国洪门大陆山东京分堂,黄兴、郑士良担任正副堂主,与同盟会形成一体两面。 而洪门对孙中山的支持是空前的。他们保卫孙中山在海外的安全,使其免遭清廷追捕与保皇派的刺杀;甚至有些洪门兄弟还流传一种说法,说孙中山是崇祯皇帝转世,就是为了反清复明恢复汉人江山的。意指孙中山正是洪门创立二百多年来终于等到的、应该辅佐的“真龙天子”,以凝聚洪门兄弟全力助其革命。 洪门还专门成立筹饷局,仅在年-年间,当时美洲华侨七万多人就为孙中山捐款21万美金。可以说,美洲的洪门致公堂总部,就是孙中山的钱粮基地,孙中山只要写信发电报,就是催款。至今在檀香山国安会馆还保存着众多孙中山的催款信。 所以孙中山曾经感慨,“华侨为革命之母”。其实,若无洪门,华侨支持革命的意识,则不可能如此强烈。 国外洪门出钱,国内洪门则出力。至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等人在国内共组织了10次武装起义。可以说,每次起义都有洪门中人前赴后继,其中也不乏专门从美加、东南亚和日本等地专程归国的海外洪门兄弟。其中,仅 的广州起义黄花岗72烈士中,就有林觉民等69人均出自洪门。 所以,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谭人凤在革命成功之后,曾于《社团改进会意见书》中高度评价洪门:“革命之成,实种于二百年前之洪门会党。”“在运动之初,惟洪门兄弟能守秘密。发动之后,亦惟洪门兄弟能听指挥。”“人无论远近,事无论险夷,人人奋勇,个个当先,卒有武昌起义,各省响应,不数月而共和告成,军队之功,实亦洪门兄弟之功。” 辛亥革命成功后,南京选举临时大总统,洪门为使自家大哥当选,以各埠致公堂和各华侨团体名义齐发电报,向各省代表施压,曾经一日发数十封,光电报费就上千元。南京的代表皆震惊孙中山之声望,谓临时总统非孙君莫属。果然投票结果,孙中山比黎元洪多了十一票,当选临时大总统。 所以事后黄三德曾对人笑言:孙文之临时总统,系三德一手造成,亦系洪门人士合力造成。 但兄弟从来都是共患难的,极少能同享福的。中华民国建立了,洪门与孙中山等人也开始产生了间隙。 孙中山当初为求得帮助,曾经对洪门兄弟有过很多承诺。但革命成功了,孙大炮也变成了孙大嘴,这些承诺都兑现不了。相反,包括黄三德在内的海外洪门各组织都急切希望能回国合法立案,公开注册洪门组织,但这个要求也被孙中山、胡汉民等人互踢皮球,不予批准。 当时确实也有一些国内洪门各大帮会的成员自恃功高,为所欲为。甚至有打劫富户,贩卖私盐,走私鸦片和军火,不服从政府法令的行为。革命党人中,本来有些就认为江湖帮会鱼龙混杂,团结洪门只是革命之前集聚力量的权宜之计,所以对此相当不满,有些地方军政府甚至因此杀了一些洪门帮会中人。这更使得洪门认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过河拆桥,意图消灭洪门。由此隔阂愈深,以至发展到黄三德对人言“自此亦不复与孙文来往”的地步。 其实倒不见得孙中山真有过河拆桥之意,不过既然清廷已亡,洪门反清复明的历史使命业已完成,原来的封建帮会形式肯定已不能适应中华民国新时代的要求了,孙中山要限制、改造旧帮会成为新政党之意则肯定也是有的。但孙黄二人或误解、或有人趁机挑拨,总之就此疏离。包括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流亡海外,欲再寻洪门帮助,但洪门已无当初的热情。 从这个时候开始,声名显赫的洪门逐渐淡出国内政治。 年10月10日,五洲洪门第三次恳亲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此会着重讨论了改堂为党,成立中国致公党的问题,通过了《中国致公党党纲草案》,决定成立中国致公党筹备委员会。并在年8月,筹备委员会总会又发出《通告全体洪门人士书》,就有关建党的具体事项,通告了全体洪门人士。 年10月10日,五洲洪门第四次恳亲大会在旧金山召开。来自美洲各地和香港、澳门、上海等地的洪门组织代表参加了会议。决定以洪门致公堂为基础,组织华侨政党,定名为中国致公党;通过《中国致公党党纲》;选举陈炯明为党的总理,唐继尧为副总理。这次恳亲大会也是中国致公党 次代表大会。 中国致公党的成立,标志着海外华侨已由洪门帮会转型为新生政治力量。这其实是与当初孙中山改造旧帮会成为新政党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相合的。可惜这个时候他已经去世半年了。 在美洲,凡是原来有洪门山堂的地方都建立了致公党的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致公堂也改堂为党,使致公党的组织遍布亚洲、美洲等30多个国家。但洪门各个组织之间独立性很强,改堂为党的决议,并未能在海外各地洪门团体中普遍实行,实际上形成了党堂并存、堂党不分的格局。所以在中国致公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又决定存堂保党,以党领导堂。这其实是帮会转型不彻底、维持现状的无奈之举。 "九·一八"事变后,外敌入侵,中华民族再次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沉寂多年的致公党也再次动员起来。号召全体党员投入了抗日救国斗争,并通过致公堂等洪门团体发动华侨积极支持国内一切抗日救亡运动。 这个时候,黄三德因年事已高已经退隐多年,领导海外致公党团体的则是另一位洪门大佬司徒美堂。 司徒美堂 司徒美堂年4月3日出生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赤坎镇。他出身贫苦,五岁丧父,只读过四年私塾。14岁时,其母借50元龙银,让其乘轮船到美国谋生,在三藩市唐人街“会仙楼”中餐馆当厨工。 司徒美堂从小学南派武术,有一身好功夫,手持一刀一棍,六七人不能近身。年,17岁的司徒美堂即拜堂盟誓,加入了三藩市洪门致公堂。20岁那年,一个白人流氓到司徒美堂打工的餐馆吃“霸王餐”,司徒美堂气愤不过,三拳两脚把那个流氓打死。当时被判了死刑,但是华侨及洪门人士立即凑钱帮司徒美堂聘请了一位律师,这位律师,就是后来曾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的罗斯福。通过他的辩护,司徒美堂 坐了十个月苦役出狱。此事使他一战成名,在当地华人社会赢得威望,也与罗斯福建立了交情。 年,司徒美堂在美国波士顿致公堂内另立系统,组织安良堂,以"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为旗号。很快成为洪门致公堂旗下的强势团体, 发展到全美国31个城市都有安良堂,规模浩大,成员达2万多人。 年,他在美国纽约成立"安良总堂",自任安良堂总理四十余年,成为当之无愧的洪门大佬,被尊称为"叔父"。当时,给安良堂当法律顾问的,就是原来为他辩护过的富兰克林·罗斯福。 在孙中山赴美进行革命活动时,司徒美堂即与其结识,曾亲自为孙中山担任保卫员,孙中山也长期住在他家。由于司徒美堂全力组织财力人力支持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所以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请他回国当总统府监印官。但他却以"功成身退"和"不会做官"谢绝。 抗战初始,司徒美堂即联合各侨团组织,发动募捐救国,还亲自送捐赠物资到上海慰问十九路军。 年全面抗战爆发,司徒美堂与旅美进步人士共同发起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发动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纽约“筹饷总局”总募捐达万美元,其中,由司徒美堂领导的安良堂捐出万美元,是纽约华侨社团为国捐款最多的侨团之一。他还以古稀之年,奔赴呼号于美国、加拿大以及南美各国华侨之间,宣传抗日救国。 年3月12日,司徒美堂在纽约组织“美洲洪门恳亲大会”,决定将洪门致公堂改组成海外华侨政党“中国洪门致公党”,司徒美堂当选为全美总部的主席,成为一代美洲侨领。他发出 的《十报宣言》,提出“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还政于民,召开国民代表会议,成立民主政府”的政治主张。 抗战胜利,司徒美堂回沪召开五洲洪门恳亲大会。临行前他分别致电中共、民盟和蒋介石,中共和民盟当即复电欢迎,只有蒋没有答复。 早在年,司徒美堂在重庆时就认识了周恩来。年再次回国时,他又到南京梅园新村拜访周恩来。周恩来则代表中共亲至司徒美堂寓所两次访谈,邀他到解放区参观。 国民党贪污腐败与共产党清正廉洁的两相对比,使司徒美堂开始把国家民族的未来希望寄托在共产党身上。 年,他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返美前夕,中共为他饯行。他即席写了《上毛主席致敬书》。 年1月20日,毛主席发函,邀请司徒美堂回国参与建国。他旋即于当年9月初,返抵北平。 司徒美堂作为美洲华侨代表,参加了 届全国政协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他就站在毛主席身后。以江湖帮会出身,能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唯司徒美堂一人。 天安门城楼上那时还没有安装电梯,毛主席考虑到司徒美堂已年过80,上城楼吃力,是令警卫员用担架将他和何香凝等老人抬上去的。 而全国政协在中南海怀仁堂开会,进出都有很多台阶。为了照顾腿脚不方便的司徒美堂,毛主席让警卫员找来一把大藤椅,扎成一个“轿子”,司徒美堂来开会俱是抬进抬出,而且毛主席周总理都会在门口亲自搀扶。司徒美堂十分感动,自言这是享受到了“金銮赐舆”的殊荣。 回国定居的司徒美堂于年5月8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中央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大会,周恩来亲自主持,并将司徒美堂入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一代洪门元老,生前实至名归,身后哀荣备至。纵览洪门三百多年历史,再无第二人能与其相比。真可谓江湖上 一位大佬。 司徒美堂去世了,洪门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却并未消失。 中共建政时,共有八个民主党派参政,这其中就包括从洪门传下来的中国致公党。 不过这个致公党并不是司徒美堂于年在纽约成立的那个“中国洪门致公党”,而是黄三德等人于年在旧金山成立的那个由陈炯明出任首任总理的“中国致公党”。 不管是司徒美堂领导的“中国洪门致公党”,还是黄三德传下来的这一支“中国致公党”,均系当时世界洪门组织中, 的两个团体。但都被中共纳入统战范围,与中共合作。可见当年共产党的统战能力确实厉害。 这个致公党在陈炯明连任两届总理之后,于年,将总理改称主席,推选李济深出任第三届中国致公党主席,继续与中共合作。年5月,很自然地就响应中共“五一”号召,与各民主党派联名通电表示拥护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并发表宣言,号召广大侨胞积极支持祖国的革命,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贡献力量。年,又应中共邀请,派出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次全体会议,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此后,致公党就以《共同纲领》为自己党的政治纲领,并将组织活动,从海外转移到国内。接受中共领导,在八个参政党中排名第六。自年成立至今,中国致公党已召开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的致公党主席是万钢。 万钢是德国归侨,7年还是致公党副主席时,曾出任科技部长,是傅作义去世三十年后,第二位非共产党籍出任的部长。万钢至今已连续出任三届致公党的主席,同时还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并从年开始兼任中国科协主席。 如果从洪门传承来说,这位万主席毫无疑问是今天大陆洪门的龙头大哥了。不过现在的致公党,则早已没有了江湖帮会色彩,估计如果这会儿有洪门中人去拜会万大哥,他能不能给你对上“切口”都未可知。 作为参政党,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为主组成的现代政党。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并充分发挥与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帮助共产党开展对外联谊工作,广交朋友,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目前,致公党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地方组织,共有成员 万人。成员中的知名人士有章子怡,李冰冰,朱明瑛、陈光标等。 在实际工作中,中国致公党也承担了洪门中国分部的职责,负责会见海外洪门代表团和成员来访,对海外洪门组织进行访问。 那么,有江湖帮会传承而来的洪门今天到底还有没有?总部在哪里呢? 当然有。而且很多,但都在大陆之外。 年11月8日在台湾的台北市阳明山中山楼就曾召开了世界洪门恳亲大会。这是已知近年来全球洪门组织 的一次聚会。 有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洪门组织代表出席此会。他们分别代表了全球洪门团体中的国际洪门世界总会、国际洪门中华总会、国际洪门台湾妇女总会、国际洪门台湾青年总会、国际洪门日本总会、国际洪门印尼总会、菲律宾洪门进步党、马来西亚北海高溪总公司、马来西亚义益总会、檀香山国安会馆、美国旧金山五洲致公总堂、波多黎各致公总堂、巴拿马致公党、哥斯达黎加致公堂、澳洲雪梨致公总堂、大溪地致公总堂、印尼洪门公善社、印尼宝兴山、印尼宝金山、印尼宝寿山、中国致公党福清市委员会、缅甸大洪山、汶莱洪门会、中国台湾致公党、中华统一促党洪门昆仲联谊会、台湾中华洪门协会、台湾中兴洪门协会、台湾中华致公党联谊总会、台湾天地会、台湾中国华忠会等30家单位。由此可见,洪门组织在全球分布之广,成员之多。 不过,尽管很多洪门组织打出的旗号动辄“全球”、“国际”和“总部”、“总会”,但迄今为止,均属自说自话,并未一家是全世界所有洪门兄弟公认的总部。只不过谁也不去较真儿,各个团体之间大家都互相捧场、各给面子而已。 日前传檄天下的“洪门·中华民族致公文化总会”也参加了这次洪门大会。 “洪门·中华民族致公文化总会”又称中华民族致公党,原系0年由王瑞陞发起在台湾创立的“中国台湾致公党”,属于在台湾合法注册的政党,其注册备案号为“中华民国内政部登记第98号”。年为呼应两岸政治局势更名为“中华民族致公党”。现任党主席为陈柏光。 陈柏光是年12月13日接任该党主席的。在当时举行的新老党主席交接典礼上,中国致公党中央联络部曾发贺信表示,中国台湾致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九二共识”,反对“ ”,支持国家和平统一,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衷心希望贵党在新任主席领导下,继续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发扬洪门爱国精神,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台办政党局当时也发了贺函。说,贵党秉持“致力和平统一、公为世界大同”宗旨,旗帜鲜明主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支持两岸统一,反对“ ”,积极推动两岸交流,为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贵党继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谱写新篇。 ——由此可见,这可不是什么网络传闻的“黑社会”。 台湾致公党的这个《以香港今日之祸敬告天下洪门昆仲书》最早是在其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