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众人红着眼眶不舍 但是他再也回不来 这一生 他只走到了52岁 有30年花在了海南的青山绿水上 对工作 他似乎不会拒绝 每次都是那熟悉的声音“这件事交给我!” 他“痴迷”生态事业 直到生命最后 也没能陪家人喝次早茶 岳平的办公桌 9月27日,省委常委会通过审议,省委决定追授岳平同志“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海南省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岳平,在那次深入五指山区的调研中,于9月2日凌晨1点,突发心脏病,因公牺牲,年仅52岁。 离去的那天,五指山下了场大雨,他还是那么匆忙。头天晚上忙到凌晨1点多才睡,当天下午又进山调研,到了晚上,他还在为第二天的会议撰写意见稿。 他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如那一天,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大雨滂沱中,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盼着青山绵延,绿水长流。 他有一份对工作的义 对工作,他似乎不会拒绝 每一次都是那熟悉的声音:“这件事交给我!” 有时,他会自语地说,“真的有点累了” 妻子劝他少干点他却总是摇头 时间已走过零点,日期跳到9月1日,星期五。林莹等来了出差多日的丈夫岳平。 那是一次重要的工作出差。回到家的岳平,将行李放在房间里,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几乎就要睡着。大约过了20分钟,他猛地站起来,走到浴室洗澡。 凌晨1点左右,岳平终于睡了。 仅仅几个小时之后,早上8点,岳平在白龙南路坐上了大巴。他要与相关的部门负责人一起,前往五指山市参加一个环保方面的片区会。 一直以来,连轴转的岳平总是在打动着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厅长邓小刚。海南是全国第一个将生态保护红线落在实际的省份,平方公里的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占全省陆域面积的33.5%;.6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占近岸海域总面积的35.1%。 怎么划?怎么管?在当时,这些问号不停冒在邓小刚的头上。“谁来干?”他习惯性的看向通讯录,目光停在一个名字上。 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正面袭来,省内环境监测系统遭到大规模破坏。大灾之后总是容易出现大疫,环境监测尤其是水质监测至关重要。次日,台风刚过,岳平组织全省环境监测系统,开展水源地水质应急监测。 没有电、没有网络,更没有通讯,岳平来到文昌灾区,一连工作7天,每天工作15个小时。硬是完成了7期应急监测快报。“划定红线的任务,还是交给你吧!”邓小刚说道。岳平点了点头,这一次,如同每一次,邓小刚照例听到岳平熟悉的声音:“这件事交给我!” 义不容辞,他花了8个月,带队深入各市县,不仅划出了红线图,还将红线区域实际落地,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方案。 岳平生前在调研。 似乎,岳平不认识“拒绝”两个字。 可是,在寂静的夜里,林莹常听见丈夫的自言自语,“真的有点累了。” 每隔几个月,林莹总会忍不住劝他,累了就少干点。可是岳平只是摇头。不辜负,不放弃,是他对于生态建设的承诺,也是他对于工作的“义”。他的“义”,在于敬业,在于廉政。 一次出差结束,当地部门挽留岳平一行用餐。无论从工作,还是感情,都再正常不过,苏俊心里想。结果岳平却让这位省环保厅组织人事处副处长大吃一惊。岳平提出,一行人必须交餐费。对方不好接受,场面一时尴尬。岳平道过谢,带着队员们连夜回到海口。 生于四川,西蜀古韵中的“义”字,被岳平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工作尽力,不负肩上的职责,他取一名环保从业者、一名共产党员,该取的义。 他有一抹对生态的情 半夜接到他的电话同事已习以为常 对他而言环保的事无小事 30年的深情海南生态发生变化 水变清了山变绿了人才留住了 去往五指山市的那天早上,岳平6点多就起床准备材料。妻子林莹也早早起床,为岳平准备早餐。 餐桌上,林莹不忘放上那盒降压药。 那是去年的12月份,岳平突发高血压,在医院里住了5天。 那是岳平最局促的5天,他在小小的病房里四处转悠,不时拿起手机给同事打电话,都是询问工作的事。 他的电话不分时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他负责材料组和宣传组工作。每天的投诉受理工作忙到晚8点,随即对投诉进行梳理,零点后交到环保部门处理。半夜接到岳平的电话,同事已习以为常。 一天夜里10点多,宣教中心的林小斌又接到岳平的电话,电话那头语气平静,对一篇新闻稿件提出点评和分析。 几乎每一位报道过省内环保工作的记者,都听过岳平说的一句话:“欢迎大家 没有对生态的深情,这句话无法出现。 这份深情的背后,是30年的缘分,也是最初的声声叹息。 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杨胜天,在校门外的一个小餐馆里,见到了匆忙赶来的岳平。刚坐下,聊了不久,杨胜天听见了一声叹息。“我郁闷”,岳平叹了口气,聊天正进行到海南水资源的现状。 一个月后,杨胜天来到海南参加水资源调研工作。一见面,岳平又是一句“我郁闷”。杨胜天知道了,那时的海南水资源情况不容乐观,让岳平感不到轻松;年轻科研力量不愿来到收入较低的环科院,更让时任海南省环科院院长的岳平,为环科院的未来而发愁。 直到年,杨胜天再次见到岳平,那句口头禅不灵验了。岳平不郁闷了?杨胜天心想。 也是从那时起,杨胜天越来越多地看见了海南的生态变化。水变清了,山变绿了,曾经留不住人的环科院,也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海南省环境科学院的王晨野,正是留下来的一员。初到海南,王晨野并不适应,她想回家。岳平的电话,又一次响起。“希望你不要走,海南的生态不能没有你们。”就当是为了这座美丽的岛屿,奉献一次吧!电话里的声音,没有了当初的兴奋,几乎只剩下恳求。 “用情留人。”邓小刚说,当时的环科院薪资不突出、条件不突出,唯有岳平的真情,显得突出。 他有一种对生态的敬 他忘不了为了生态牺牲利益的山区农民 他说,他们应当获得补偿 挽起裤腿踩在土路上 碰见一位村民他就介绍一次“生态直补” 车子进山,岳平饶有兴致地看向车窗外远处的树木,于他而言,这不仅是一次例行的工作出差,也是再一次看看这片始终为之努力的中部山区。 岳平曾对省环科院院长邢巧说过,中部山区是海南省的生态核心区,这里的生态系统有一丝一毫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全省。确保中部山区生态不受破坏,岳平记住这里的山山水水,也记住为了保护生态,牺牲发展的山区农民。 其实,这项政策完全可“一刀切”,最终的目的是保护生态,中部山区的生态保护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岳平大可以忘了这些山区农民。“可他没有,山区农民为了生态保护牺牲利益,岳平说,他们应当获得补偿,这是一种尊重。”邢巧还记得,与岳平共同商讨生态补偿方案的过程,作为海岛型省份,绿色崛起的经济特区,海南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生态补偿方案。 岳平慰问群众 多次深入五指山区,岳平带领团队,与加拿大环保组织进行国际合作,最终提出了“生态直补”的补偿方式。它减少了中间环节,最大程度调动山区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并且尽最大可能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大家终于松了口气,岳平却说,方法有没有效果,问过农民才知道。又一次调研开始了,岳平像是一位农村干部,挽起裤腿踩在五指山区的土路上,碰见一位村民,就介绍一次“生态直补”。“听明白了吗?你觉得好吗?”直到对方点头,说声“好”,岳平才会笑着离开。 那个星期五下午,刚刚抵达五指山市的岳平,再一次走进这座大山。猝不及防的雨林气候,酝酿了一场暴雨,岳平没有带伞,被大雨浇得湿透,脸上却兴致勃勃。这次进山,以及待会将去的南圣镇新村,都是为了第二天即将召开的会议做准备,它事关生态移民的调研。 岳平又说起了那句话,环保的基础,是每一位群众,“自上而下的政策,需要自下而上的力量。” 他有一种“闯海人”的劲 年只身来到海南的他“痴迷”生态 牺牲个人时间直至牺牲自己 他的妻子一直盼着一家人能喝一次早茶 但到最后这成了永远的遗憾 结束了当天下午的调研,一行人回到酒店。匆匆吃过午饭,岳平回到房间,针对第二天的会议,他需要完成一篇生态文明意见稿,用作会议发言。 山区云层稀薄,下过雨后,星星像是一颗颗剔透的珍珠,嵌在深黑的天幕。不得而知,那天晚上的岳平,是否也在抬头凝望这片天空,回顾这一生。 生于四川剑阁,大学就读农学,上一辈人对于土地的眷恋,如天上的繁星,牢牢嵌在岳平的心里。年,大学毕业后,岳平来到海南。那些年的那些人,被称为“闯海人”,以青春投入同样年轻的省份,代表着大特区的力量与奉献。 岳平,没有辜负这三个字。 刚到海南的岳平,来到了海南省环境监测站(后与海南省环境科学院合并)。同批入职的陈表娟,忘不了岳平刚来时的样子,“个子挺高,很有礼貌,总是笑着和人打招呼”。新同事第一次座谈会,岳平急匆匆地从实验室里赶来,身上的白大褂还没脱下,笑着说声抱歉,白大褂上还沾着几滴药水。每次路过那间小小的实验室,陈表娟都能看到岳平忙碌的身影。 年,岳平从海南省环境科学院院长的职位离开,成为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27年的科研人生,岳平为监测站留下了一连串数字。 “工作人员从50人增加为人,实验楼从平方米增加为平方米,检测仪器从套增加为多套,科研资金从万元增加为0万元。”如今已是海南省环境科学院总工程师的陈表娟,提起27年来的变化,如数家珍。可一旦提起岳平,她泪如雨下,他留给监测站的27年时光,无法用数字去替代。 怀念一个人,即使很多时候已记不起他做过的事;但是,依然怀念他,只因他所做的每件事,都已化为他的印象,成为记忆中他的模样。 岳平的 也许只有岳平,那位曾经只身上岛的年轻人,那位埋头于枯燥基层岗位的实验员,那位大雨中挽起裤腿上山的副厅长。只有闯过海的他,才知道守住这座海岛的可贵。可贵到,值得牺牲个人的时间,牺牲家人的陪伴,直至牺牲自己。 结婚26年,林莹一直盼望着一家三口能一起喝个早茶。可是岳平总说:“没时间。”林莹只好一直等着。儿子长大了,应该有时间吧?岳平还是抱歉地说:“没时间。”儿子研究生毕业工作了,应该有时间吧?岳平高兴地笑了笑,“他也是做环保工作”,最终还是没有给出肯定的回复。 “工作有这么忙吗?”林莹不止一次发问。岳平只是微笑,没有回答。 终于,岳平不忙了,静静地停下了脚步。看着那个熟悉的 青山绿水间的身影,是一位环保人留下的,当一个人的生命,与一座岛屿的生态有了联系,离去和归来,只是一种概念,唯有这份联系,才是永恒。 来源:南国都市报记者贺立樊,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uu酱 岳平同志,一路走好 海南的青山绿水忘不了你 你有什么缅怀岳平同志的话语 在留言区告诉我们 赞赏 长按白癜风医院长沙哪家好北京治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