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新考古报告显示,河南作为与陕西并驾齐驱的全国文物大省,其地下文物位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数量位居全国第二。这些地上文物大部分都保存于河南省各大博物馆内,但也有一部分流落在民间,其中还不乏国宝级的文物。为了更好的保护地上文物,科普文物法以及规范收藏市场,近年来,河南省文物部门联合电视台,举办了多场文物鉴宝活动,发现了一大批珍稀的国宝级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一位农妇拿来的一把“砍柴刀”。当时这位农妇自称来自河南农村,带来的藏品是一把家传的青铜剑。农妇介绍说,这把剑是他父亲的太爷爷当年花4块银元买来的,之后一直在家中流传了将近百年。父亲去世之后,这把剑就一直有她保管。由于缺乏文物方面的知识,最开始农妇家里人并没有拿着把剑当回事,认为4块银元买来的,肯定不值钱,所以一直被扔在家中的角落中。后来,恰好家中的砍柴刀坏了,看这把剑很锋利,就一直将它当作砍柴刀用。直到前几年,电视上经常演鉴宝类节目,很多人拿着家里不起眼的老物件,摇身一变都成了“宝贝”,并卖了不少钱。农妇一家人羡慕的同时,也开始意识到家中的青铜剑很可能也是一件宝贝,于是才带着宝剑来参加鉴宝。听了农妇的介绍,现场的鉴定专家一个劲的说“牛”,表示如果这把青铜剑是真品,那就太奢侈了,相当于拿着“国宝”在砍柴。随后,农妇将青铜剑送到专家席,几位专家经过仔细的鉴定,很快得出了结果。不过在说出结果前,专家表示非常可惜,说农妇损失了80万元。为什么专家会说农妇损失了80万元的巨款呢?见现场观众和农妇一脸的疑问,专家给出了答案。原来这把青铜剑来历非同一般,首先它的剑首是螺旋纹的同心圆形状,这中青铜剑在古代都是比较高等级的剑。其次,这把青铜剑的剑阁位置,还有十几个保存完好,清晰可见的鸟虫文。这种鸟虫文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在青铜兵器上非常多见,历史上著名的“越王勾践剑”上面,就有8个鸟虫文错金字。而这把剑上的鸟虫文一共有十几个字,其中“越王州勾”“自用”几个字最为关键,说明这把剑的主人,是越过的某位国王州勾的佩剑。专家表示,他在鉴宝节目中,也看到过多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但诸侯王级别的青铜剑,还是第一次见。听了专家的话,农妇早已乐得合不拢嘴了,可接下来专家的话,又让她笑不出来了。专家接着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王的青铜剑,那绝对是国宝级文物,比如越王勾践剑。按道理说,这把宝剑上原本应该镶嵌有绿松石,剑首下可能还有玉石镶嵌,如果保存完好那最保守的估价也会在一百万以上。可这把剑保存的情况很不客观,不仅剑上镶嵌的宝石全部掉落,就连剑身也因为砍柴等原因“伤痕累累”,甚至出现了豁口和卷刃的情况。其中最严重的当属剑的尖部竟然有残缺了一块,所以综合以上情况,专家对这把剑最终的估价只有20万元。听了专家的话,农妇大呼后悔,表示如果知道这把剑是“国宝”,那无论无何也不会用它砍柴的,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结语对于农妇的遭遇,专家也非常痛心,为此他也告诫各位收藏爱好者,一件文物的品相对于它的价值至关重要。比如一件瓷器,完整的价值也许超过百万,但如果破损了哪怕一条裂缝,那么它的价值也就会十不存一。鉴宝,京东自营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21.3购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ezx.com/jgxzx/133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