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消费者熟悉的那句“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是其深挖盛唐历史文化,重视提升品牌文化内涵的表现◇酒香也怕巷子深。老牌酒企不仅要做好酿酒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还需抓住消费痛点,重视品牌培育与传播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喝白酒?” 在互联网问答平台上,这一话题一度走热,有人说是消费习惯,有人说是文化因素影响,还有人认为自己对白酒品牌缺乏历史认知……参与讨论者,基本都指向了一个共性问题——中国白酒的品牌价值回归。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追溯一杯白酒的历史,便得以窥见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的演变与发展,其中更是蕴藏着中国匠人专注、求精、坚守的精神品质内涵。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 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市场竞争加剧,老牌酒企不仅要做好酿酒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还需抓住消费痛点,重视品牌培育与传播。 品牌价值是衡量企业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若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这句话同样适用。 时间拨转,唐太宗贞观年间分天下为十道,剑阁以南为剑南道,地处川西平原的绵竹正属剑南道。“如门之辟,如剑之植”,从北方南下的杜甫途经此地曾如是感叹。 绵竹是古蜀国谷物酿酒的发源地之一,接近高原和冰川水资源,出产的糯米等粮食作物颗粒饱满、滋味醇厚,为酿酒提供了特殊原料。 经历了大唐盛世,绵竹酒业得到长足发展。绵竹县令韦续招待杜甫的“剑南烧春”即为当地名酒,相传唐宫廷用酒多来自剑南道绵竹县,“剑南烧春”为玄宗特赐名。 酒以地兴,地以酒名。 绵竹一时糟坊云集,酒旗招展。如今,这样的古时景象在绵竹剑南老街被复刻——几十家酒坊,在一条街上,一家挨着一家。 借着一壶酒,两个时空“重叠”了。 在新发展格局下,行业向头部企业集中,白酒行业龙头企业和领军品牌也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 作为我国高端名酒“茅五剑”之一的剑南春,身上仍深深烙着盛唐文明的印迹,消费者熟悉的那句“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是其深挖盛唐历史文化,重视提升品牌文化内涵的表现。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在品牌培育上,实施“世界顶级酒类品牌培养计划”,有效推进中国酒业民族品牌形象提升,推动中国酒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这为我国白酒品牌的未来指明方向。但过程绝不是单线推进,需要企业综合考虑品质、品类、品牌升级,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行业专家认为,从白酒整体消费形势上来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健康消费观念开始觉醒,对高度烈酒需求下降,群体认同度不高。在这种趋势下,传统酒企在确保品质的基础上,要回归白酒本身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属性,去做酒文化的营造者与传播者。 如剑南春对自身历史品牌的精准营销,以及坚守质量为本的经营理念,为其在白酒市场抢占一席重要之地。公开数据显示,除早已在市场确立优势的飞天茅台和经典五粮液外,第三个以单支产品身份进入百亿产品俱乐部的便是剑南春水晶剑,年销售额近亿元。 专家指出,不同于茅台、五粮液得益于高端、超高端的品牌和市场拉力,剑南春在次高端赛道竞争对手更多,路相对更难走。它的品牌价值回归路径,可为更多同行提供镜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ezx.com/jgxzx/117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