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311/m4ngbv2.html「本文来源:中国军视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诗作《蜀道难》,他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奇、险、美,而诗作中所描绘的地点,就是四川省广元市剑门一带的栈道。“背篼法官”郭兴利就来自这里——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这条蜿蜒崎岖,奇险秀美的山路,郭兴利一走就是一辈子,他把法庭搬到了田间地头,为老百姓带来了温暖的正能量。13年部队生活:从通信员到坦克教练,再到全团的车辆技术检查员年,郭兴利拿着乡亲们东拼西凑的5块5毛钱走上了当兵的路,参军入伍到了著名的红军团——38军师团。刚到部队的时候,郭兴利是连队的一名通信员,因为业务能力出色,郭兴利就被调去开装甲车,还当了技术教练。后来郭兴利因为技术过硬,被调到了机关技术股车辆管理站当车辆技术检查员,成了全团的技术检查员。从一名通信员到坦克教练,再到全团的车辆技术检查员,郭兴利这一路不简单。从军人到法官:背篼一放,国徽一挂,桌子一摆,开启“巡回法庭”年郭兴利转业以后,他主动申请到了剑阁县最偏僻、条件最艰苦的开封法庭。刚当上开封法庭庭长不久,郭兴利审理了一对老人状告儿女的赡养案。上午9点开庭,老人的儿女们早到了,可等到12点多老人才气喘吁吁地来到法庭。老人不停地道歉,看到两位老人弯腰驼背满头白发,郭兴利内心十分心酸:两位老人打官司只为讨一个公道,竟然要吃这么多的苦。调解完老人的赡养案后,郭兴利苦苦想了一晚,做出了一个决定:把法庭搬出去,搬到老百姓家里去,法官多动腿,让群众少跑路。郭兴利跑到集市上买了一个背篼,上大下小,上面装国徽宽敞,下面装卷宗安全。就这样,郭兴利开启了“巡回审判”。28年法官生涯:审理案件件,无一件错判与别的法官不一样,郭兴利很少坐在法院里高高的审判台上,而是用背兜背着国徽和卷宗,上山下乡走村入户巡回办案,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背篼法官”。“河南开封有个包青天,四川开封有个郭青天”,这是乡亲们对郭兴利的评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ezx.com/jgxzf/128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