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当年李白的一首《蜀道难》当真是惊艳,全诗洋洋洒洒共个字,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笔意纵横、什么叫想象奇绝、什么叫气势磅礴。这首诗用的是乐府旧题,金句颇多,诗人层层递进,让我们见识到了入蜀之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入蜀难度堪比登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是四万八千多年,都不通人烟;“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途径剑门关的险峻,这一字一句都是诗仙的笔力。

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除了这首诗外,李白还写过别一首蜀道诗,名为《送友人入蜀》。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要入蜀了,他劝也劝不住了,于是就写了这首诗送给他,在诗中李白蜀道写得春光灿烂、山花浪漫,为了朋友诗仙当真是口是心非了一次,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送友人入蜀》

唐.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这首诗写于李白42岁时,而《蜀道难》的创作时间一直尚有争议,但大抵都是李白40岁上下时所作,但这两首同一时期所作的诗,意思却相差不小。先看第一句,“见说蚕丛路”中“蚕丛路”是蜀道的代称,而“见说”是听说之意,李白自己几次出入蜀地,对于行路的艰难又怎会只是听说而已,他这样说不过是不想把话说死,让友人不用太过紧张。

三、四两句写得相当奇绝,人走在栈道上,山崖就在咫尺,如从人眼前突然升起;骑马时,白云就在眼前,如从马头飘过。这两句既是写山崖之陡,也是写山之高,但却不用一个“高”字,只用两个夸张之妙,便道尽了,这是诗仙才有的笔力。

五、六两句诗人或许是怕吓到友人,笔锋突然一转,蜀道虽难行,但却也是一路美景。“芳树笼秦栈”是栈道被花草树木笼罩,“春流绕蜀城”是蜀城被春江水环绕。诗人由栈道的美写到目的的蜀城之秀,为的是鼓励友人一路不要只顾为行路之难忧愁,不要忘记再难的路也有春色相伴,历经艰难后终将收获美好,这是诗仙的一片苦心。

七、八两句以抒情结尾,“升沉应已定”是指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有定数,“不必问君平”中的“君平”是蜀城中的卜算之人,这是在劝朋友入蜀后万事要想开,不要过于纠结人生的起落。

这首诗中重点在蜀道之美上,其实那穿越秦岭、过剑阁、翻大巴山的蜀道,对于古人有多难通过,诗人心知肚明,只不过他不想友人担心而已,于是便写出了这样一首十分曲折的诗句,这是李白的“口是心非”,也是他的深情厚谊。全诗虽语言不如《蜀道难》华丽,却也一气呵成,用笔简练、干净,句句都饱含深情,在笔者眼里是不输《蜀道难》之作。对此诗大家怎么看?欢迎和笔者讨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ezx.com/jgxzf/121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