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案情简介:

年9月7日,剑阁县农业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商贩徐某某销售疑似假冒伪劣油菜种子。执法人员随后到徐某某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其经营的油菜种子标签标注为“绵杂油15号”,同时加贴“川油18号”,执法人员依法对该批种子进行了异地证据登记保存。

执法人员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徐某某在绵阳市××种业有限公司调入该批油菜种子60件共计公斤,以发展高芥酸油菜产业的名义向当地农户销售,售出.5公斤,获利元。经检测,涉案油菜种子芥酸含量为44.6%,而川油18的芥酸含量为0.-0.6%,绵油15的芥酸含量为52.1%,该油菜种子既不是川油18也不是绵油15,国家审定目录也没有“绵杂油15号”种子。执法人员最终认定涉案油菜种子未经依法审定,且产品标签不符合法律规定。

剑阁县农业局责令徐某某对售出的涉嫌违法油菜种子进行置换退货或免费更换,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徐某某作出行政处罚:没收库存的未经审定以及标签违规油菜种子.5公斤,没收违法所得.00元,罚款.00元。

法律评析:

这是一起经营农作物种子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本案中当事人徐某某经营未经国家审定的油菜种子,在产品包装袋上任意粘贴标签进行宣传,违反了我国《种子法》的相关规定,受到法律的严惩。按照我国《种子法》的规定,经营推广主要农作物“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甘薯”的种子必须通过审定,未经审定通过的不能发布广告并经营、推广。经营农作物的种子必须经过包装,包装标签应当包括产量、特征特性、适宜区域、抗病性、抗逆性内容,内容应真实、合法、规范。

知识链接

农民朋友在购买种子的时候也应该认真辨别,如果购买到劣种子,辛苦一年或许会徒劳无获,颗粒无收。在购种时注意以下几点:

1、看证照,看是否有营业执照,看是否有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或委托书,流动销售商贩的种子千万不要买。

2、识别包装:合格种子应有正规的包装,作物种类、品种名称、生产商、质量指标、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生产年月、净含量等都载明在包装上,不要购买散种子和拆包种子。

3、保存购种发票和保留种子包装物,保护好现场,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向农业、工商部门报告并申请鉴定,然后可凭种子发票,包装物和鉴定结论依法索赔。

谢谢阅读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ezx.com/jgxxw/19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