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7/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让村民住上好房子,包里有票子,养成好风气,过上好日子,这样才符合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乡村振兴也才显得更有现实意义!”年岁末,开封镇党委书记郑炳生在全镇产业发展大会上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也表达了镇党委下一步的工作意图和决心。

产业振兴,绘就发展宏图

国道线上的开封镇是剑阁县军民融合集中发展区规划的核心区域,精准扶贫之前,先后建成广元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示范镇。然而,耀眼的荣光并没有驱散贫困的阴影,也没有改变开封乡村落后的面貌。

镇党委书记郑炳生(右一)陪同原县委常委、副县长赵洪博(左一)视察友爱村养牛场

如何振兴乡村,怎样干才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开封镇沉着应对,冷静思考,凭借地阔林多优势志存高远,精准谋划,匠心绘出“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宏图,着意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前景的新型农产业,让贫困群众实现可持续性增收的致富愿景,让农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剑门石斛(开封)种植基地

一石激起千层浪。

针对各村地形地貌,气候、土质、水源等特点,量身定制,精准施策。聚焦种养业,融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种养档次,创造高端品牌价值,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发展产业,密集宣传。宣传家乡扶贫成效,鼓励外出优秀打工人士返乡创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产业大户入驻开封,联合开发,共谋发展,共创辉煌。成功引进梓潼德发有限公司、四川巨星畜牧公司、剑阁县天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吴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川羌族自治县鸿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在白云、高山、鞍山等村社建成生姜、乌梅、枣树、蜜柚、剑门铁皮石斛、藤椒、材葛根、油橄榄等特色种植产业园;岁月更替中,茁壮成长的种植业生机勃勃,方兴未艾的养殖业争奇斗艳。截止年未,全镇共种植核桃亩,蜜柚柑橘亩,油橄榄亩,葛根、石斛和丹参等药材亩。近五年来,开封镇依照绚丽的产业宏图紧锣密鼓地演绎着历史的变迁。

镇党委书记郑炳生(中)镇长田克平(右一)在羊肚菌种植基地察看长势情况

藤椒产业硕果累累可期

吴元松是开封镇返乡创业人士,五年前将来自地中海的神奇果树引进家乡大胆种植,短短两年时间,种植面积达到亩。该镇长田克平带着几分自豪的口气称,目前剑阁县种植橄榄树的仅有2个乡镇,按规模来说开封位居第一,凭现在这种长势,再过两年,每棵都是“摇钱树”。

行走在吴元松的橄榄基地园,绿波数百顷,连山成片,地间行对行,排对排,满眼生机。

“发展油橄榄产业,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现在党的政策真是好,镇上帮扶用心又用力,每亩还能得到补助,我要是干不好,咋对得起镇村领导和群众!我相信,只要能吃苦,好好管理,一定能致富奔小康。”吴元松心存感激并坚定地说。

镇党委书记郑炳生(右一)镇长田克平(左一)在藤椒种植园察看长势情况

年秋天,老吴初期投资的亩油橄榄开始少量结果,他在日思夜想中迎来了第一个采收期,虽然出油少,但他看到了希望,尝到了幸福的滋味,而今年秋天,他苦心种植、培育的亩油橄榄园里的每一棵油橄榄都将变身为“摇钱树”。老吴当着记者的面,对今年即将挂果的油橄榄进行了测产,按每亩收入元来计算,初期种植的油橄榄可实现产值80余万元,两年后,他的亩油橄榄将全部开花挂果,一年可实现产值万元。

吴元松专注于油橄榄发展大业,不单让他和他的家人在十里三乡有了存在感和美誉度,更重要的是让村里数十名村民得到了实惠,部分村民既有固定的土地流转资金收入,常年还能在家门口挣到一笔不菲的工资。老吴说,年至今,每年仅支付村民务工费20余万元,使群众户平增收近万元。

生猪养殖问鼎行业标杆

年,四川最大、中国一流的养猪企业——四川巨星畜牧集团公司被引进开封镇高山村,秉持“诚信经营,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在该村投入巨资,开疆拓土,建成4栋母猪圈舍、1栋公猪圈舍、规划常年存栏种优质纯种母猪头、年供仔猪10头、迄今为止川北最大规模生猪养殖场,目前已有头种母猪分别寄养于高山、白云村组养殖场内,一旦猪场竣工后将全部移至高山村。年,巨星公司还将计划在高山村新建集体猪场一个,年出栏生猪10头,同时,基于合作互动双赢的发展方略,鼓励农户以出让土地和林地方式入股公司、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股金、巨星股金投入猪场建设,严格按财务审计结果核定股份和分红的模式推动生猪产业长足发展。巨星强势融入开封乡村振兴阵营,推动该镇生猪养殖业不断迈步新台阶,该镇抓住契机,顺势而为,后期发展规划再添彩,计划在白云村一组发展袁庆武生猪代养场一个,年出栏生猪头;在高山武组引进梓潼种养循环企业,流转土地亩,建年出栏生猪头养殖场一处,即将陆续建成的巨星生猪养殖场,可为当地群众提供上百个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村民们在家门口上下班,增收致富不再是梦境。

镇党委书记郑炳生(右一)镇长田克平(中)在巨星生猪养殖场在建工地了解工程进度

“想不到还有今天这样的好事,荒废了的土地还能变成股金,村民每月有班上,每年还能分到红利,说千道万,都是党的政策好,镇上村上领导带领群众干的好!”高山村一组村民王国平老人说起现在的生活状况,满满的幸福感。

业兴业旺,美在人文精神

一业兴多业旺,一村一品水起风生,开封产业的逐渐丰富,形成了多产共荣、百花齐放的格局。

乡村振兴又美在环境、美在生态,美在人文、美在精神。开封镇始终把培育产业,发展产业,创新产业与群众脱贫致富奔康有机结合,着力从内涵入手,坚持把文化熏陶,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走进今日开封镇,镇里寻常巷陌,屋舍俨然,街道干净整洁;村内白墙青瓦,炊烟袅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牛羊满圈,鸡鸭成群,经济林连山成片,特色产业各展风姿……风光无限好,美景入画来。注目于今日开封镇的每一个角落,处处显现着华夏文明的烙印和基因,也承载了许多人斑驳的岁月和浓浓的乡愁。

友爱文明新村一景

心有大格局,自生大境界。五年来,开封镇坚持市场导向,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要,着力从发展优质、安全、高效农产品,强化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效益上做大文章,让开封镇的产业发展后劲越来越足;饮水思源,坚守初心,感恩奋进,筑巢引凤,匠心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产业兴村强镇在路上,该镇党委书记郑炳生表示,开封将继续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宏图,重点谋划发展绿色种植业,在友爱、同坝村、东华村、中营村等10村2社区规划建设万亩绿色产业园,在原有的生姜、乌梅、枣树、蜜柚、剑门铁皮石斛、藤椒、材葛根、油橄榄等产业基础上巩固拓展,为加快产业园区的建设,对一些基础设施将同步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开封镇的特色产业在现代农业园区的强力支撑下,又将迸发出新动能,绽放出新的异彩。(记者杨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ezx.com/jgxwl/111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