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m.39.net/pf/a_4782744.html魏延,大家也知道算是后起之秀了,在刘备夺取汉中称帝的时候,这是的魏延只是一名名不经传的小将,后来刘备在蜀地称帝被刘备提拔上来的,后来也给后主刘婵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刘备率军攻取汉中还都成都时,这时候就需要一名将军守住汉中了,就在群臣以为会选张飞的时候,刘备却意外安排魏延守汉中,刘备心里清楚,张飞上阵杀敌是一把好手,可是若论守城不如足智多谋的魏延,后来也证明刘备的选择是正确的!刘备拜魏延为镇远将军,在蜀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关、张。客观的说,魏延是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若论军事业务水准,甚至不逊于诸葛亮。而且,历史上真实的魏延,绝非演义小说里描写的那样是一个长有“反骨”的反面角色,相反,他谋勇兼具,对蜀汉忠心耿耿,且屡次化解曹魏欲染指汉中的企图,替蜀国牢牢地把守住了汉中这个北大门,时间竟长达40年。魏延据守汉中之初,正值蜀汉政权岌岌可危之时。公元年,留守荆州的蜀汉前将军关羽突然发起了针对曹魏的襄樊战役,开局时所向披靡,形势大好,不料却被盟友东吴抄了后路,关羽兵败身死。之后,刘备为复夺荆州,同时为关羽报仇,率大军空国而出,讨伐东吴,因战略战术失误,蜀军在彝陵(今湖北宜昌)被吴将陆逊击溃,刘备领残军逃回白帝城,不久就在抑郁自责中病死。蜀军东征惨败,导致刚建立不久的蜀汉政权内部一片骚然,叛乱、哗变、内讧此起彼伏,北方强大的曹魏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侵入汉中。魏延果然有大将之才。他统兵有方,攻守得当,屡次击退魏军的攻伐,使其无机可乘,长时间不敢轻易图谋汉中。魏延极善以奇用兵,战略战术运用得无懈可击,不仅让曹魏谋夺汉中的企图一次次落空,也为稳定蜀国的政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也用事实证明了当初先主力排众议攫拔自己是多么的英明睿智。那么,面对咄咄逼人的魏军,魏延是怎样做到使汉中固若金汤的呢?《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一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意思是:当初刘备让魏延镇守汉中时,(魏延)将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汉中)外围以御敌,若魏军来攻,因外围蜀军牵制,轻易攻不进来。兴势山一役,王平之所以能击溃曹爽,就是因为坚守了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是参透了汉中附近的山川地貌以及敌我态势而制定出的最行之有效的防御方法,魏延之所以能坚守汉中长达40年,就是坚定不移执行了“以城垣为依托,将主力分散部署在外围,使敌军无法集中力量直捣核心,再相机发起反攻,驱逐或歼灭汹汹来犯之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正确方针。诸葛亮死后,被誉为“陇西奇才”的姜维承袭了他的衣钵,开始独揽蜀汉军政大权。他全面主持蜀国军政后改变了以前的军事作战思路,特别是在防守汉中上,用一种全新的作战理念取代了魏延、王平屡被验证的成功模式。姜维认为,魏延制定的策略过于保守,它虽可以防御敌人,但却不能大规模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敌可以一次次卷土重来。姜维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战法,叫“敛兵聚谷”。就是等魏军进攻时,撤回部署在外围的兵力,再坚壁清野,重兵据守汉、乐二城,拖住魏军使其无法进兵平原地区。蜀军则不停地派出小股游兵袭扰敌军,使其不得休息,待敌粮草耗尽,疲惫不堪,被迫撤军时,以逸待劳的蜀军大部队全力出击,定可歼灭来犯之敌,大获全胜。姜维否定了魏延的战略方针后,开始全面实施自己的“新军事思想”。他将部署在外围的蜀军主力全部撤回,命蒋斌守汉城,王含守乐城,为了增加防御力量,他又下令在建威等地修筑了大量的军事堡垒。姜维的战略战术思维听起来很有道理,却忽略了魏、蜀间的军事实力差距,将敌人放进来关门打狗确实是好办法,但自己必须有远超敌军的实力以及超强的机动能力才有必胜把握。蜀军以步卒为主,长于山地战,而来自北方的魏军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迅捷飘忽,机动能力比蜀军强太多。姜维之法实际上是以短击长。即使魏军矢尽粮绝,被迫回撤,靠两条腿追击的蜀军跑得过魏军的四条腿吗?机动能力远逊对方,对撤退魏军实施合围并一举围歼的计划很难奏效。更加危险的是,姜维将魏延布防在外围的兵力全部撤回,重兵把守汉、乐二城,实际上战略纵深已大大缩小。魏军长驱直入,一旦攻破汉、乐防线中的一个点,整个汉中防御就会被撕开一个大口子。魏军如果攻破汉、乐防线,其后一马平川的汉中谷地便无险可守,取汉中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汉中一失,西川就等于门户洞开,危若累卵了。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正是由于魏军一举突破了汉、乐防线,直接导致了汉中失守。汉中沦陷,蜀汉的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魏延用攻守平衡之法,牢牢扼守了40年的战略要地汉中,到姜维手上很短的时间(个把月)就拱手送敌了。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后,魏军大将钟会、邓艾率军进击汉中,蜀军按姜维的战前部署,退守汉、乐二城。钟会命魏将荀凯和李辅各领一万人马分别围住二城。他自己则率主力绕过二城继续前进,最后顺利地西出阳安关。如此一来,姜维精心构筑的汉、乐防线不攻自破,汉中也就成了魏军的禁脔。钟会率大军围攻剑阁之时,邓艾就可以率偏师从容地寻找入川捷径,最后偷渡阴平,突然杀到成都城下。如果汉中不丢,蜀汉凭借险峻的山川地理优势抵御入侵,绝不会那么快就匆匆退出历史舞台的。蜀汉智者费袆曾经告诫过姜维,希望他戒急用忍,缓缓用兵,不要侥幸地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靠速战速决击垮曹魏,兴复汉室,一旦出现纰漏,很可能满盘皆输,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姜维在事关蜀国存亡的危急时刻,居然祭出昏招,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确实令人难测其动机。姜维擅自改变魏延卓有成效的作战理念,致使汉中易手,西川朝不保夕,肩负振兴蜀国重任的他为何如此大胆轻率呢?西晋大儒傅玄对他的一句评价很是精准:“维为人好立功名”。就是说姜维好大喜功,为了自己建功立业,他冒险急进,想迅速成功,以致利令智昏,居然赌上了国运,结果不仅自己没有建功,还彻底断送了蜀汉的江山社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ezx.com/jgxtc/123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