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魏国名将邓艾偷渡阴平,一举迫降了蜀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态势,打破了势力均衡。从而使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按照魏国司马昭的原计划,邓艾作为牵制部队,而钟会才作为主力进攻,但是后来时局发生变化,主攻变成助攻,而助攻变成主攻。蜀国皇帝刘禅向邓艾投降了,随后,大将军姜维向钟会投降了。在这里我们就有一个疑惑,此时的姜维为什么不选择去向风头正盛的邓艾投降而去选择钟会呢?这里就需要有几个问题需要厘清的东西,这样我们才明白什么是姜维最好的选择!皇帝敕命刘禅发了投降书后立即委派蒋琬之子蒋显去宣读敕命让姜维直接到钟会大营投降。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汉主遣太仆蒋显别敕姜维使降钟会那么姜维接到这个投降命令后,将士们非常的愤怒以致砍石头来发泄心中的怒火。当然即使如此,姜维还是接受了这个命令,派人把兵器,令符送到钟会。当前形势问题姜维在听到诸葛瞻绵竹兵败后就立即撤离剑阁,向巴东移动,这时的钟会就尾随到涪城,派胡烈追击姜维,姜维就停在郪县。此时的钟会军队距离姜维比较近,完全是紧紧地嵌住了姜维的行动。阶层问题姜维虽然是属于武将,但是从小就好郑学,这个在当时属于士族阶层的人学的,可不是邓艾那种去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的阶层,连饭都吃不饱,需要别人馈赠的人。而且钟会和姜维还是惺惺相惜的。根据《三国志》姜维传记载:会与维书曰:“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甞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在这里钟会给姜维的书信就可以看出,姜维的才学是非常高的,而且钟会也是非常的欣赏姜维,把他当做自己同一阶层的人。这一点在姜维投降钟会后是得到印证的,钟会就曾对杜预说:“姜维这个名士即使和中原的的公休,太初等人相比也不差的,并且认为蜀国的那些豪杰没有能够胜过姜维。动机问题钟会和姜维在剑阁对峙了一个多月,其实以姜维的聪明才智,早就看出了钟会的野心。据《资治通鉴》记载:钟会内有异志,姜维知之,欲构成扰乱,乃说会曰:“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何不法陶硃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邪!”有这样的动机,姜维就企图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乘机起事达到复国的目的,可惜最后功败垂成。作为一个悲情的英雄,我们有理由相信姜维做好了最好的选择,特别是在那个四周环敌的地方,这也是他最好的抉择!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ezx.com/jgxtc/123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