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走,别回头! 疫情冲击下的世界,很多人都在问什么时候可以恢复,能回到从前的“正常”生活?却忽视了现在的生活,可能便是未来的新的常态生活了。忽然就想起了杜甫的《哀江头》,杜甫在诗中的那种回望过往的惆怅,失落,无奈,痛苦,悲凉,不正是现在许多人的心境吗? 杜甫草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哀江头》书法这首诗,是杜甫写于安史之乱大爆发后,唐肃宗至德元年的秋季,当时长安沦陷,唐玄宗避乱蜀中,杜甫想要离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结果路上被叛军抓了,给带去了长安。在长安城内,他故地重游,回忆自己记忆中的长安盛景,唏嘘感叹,第二年开春,在曲江边游荡的他,感慨千万,内心苦痛难言,偷偷写下了这首《哀江头》记录自己的内心。 安史之乱这首诗虽然较长,但是大体可以分作三个部分,前面四句,是交代背景,是写眼前的景色,是写自己的触景生情,是直接地表露自己的内心的惆怅和痛苦。“少陵野老”是杜甫的自号,当时的杜甫已经四十五岁了,在那个时代,自称“老夫”很正常。而开篇就是哭,还是偷偷的哭,不敢让人发现的哭,这种哭有多么苦,可想而知。 杜甫景色呢,千门宫殿,都“锁”住了,在杜甫看来,这把锁,锁住的何止是宫殿,更是锁住了昔日的繁华与盛世,还有那绿柳依旧伴春风,可惜柳下再无人,这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都在这两句诗里,表露无疑。疫情之下,商场关门,街道无人,世界的似乎不再如从前那么有生气,多少人走到商场,走进写字楼,都如当年的杜甫一样,心生悲凉,无奈叹息。 日薄西山的唐朝诗的中间这八句,是第二部分,是杜甫的回忆,看似在回忆曾经昭阳殿里的恩爱夫妻,回忆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的奢华生活,但实际上,杜甫所回忆所怀念的,怎么会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恩爱故事呢,他所怀念的,是他们两人恩爱的那个年代,那个背景,那个强盛的万国来朝的时代!他是多想回到安史之乱前的那个时代啊,富丽堂皇,威严霸气的盛世大唐! 影视剧中的唐玄宗可惜不管杜甫内心如何期望,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回了。就好像我们现在回忆疫情之前的美好,可以在商业街逛街,可以到电影院看电影,可以去游泳,可以去唱歌,可以放肆吃喝,可以环球旅行,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只是现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生活,已经改变了太多太多,想要回到疫情前的那个时代,一切恢复如前,要多久,要如何恢复,只怕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长安城《哀江头》的最后八句,则是诗的第三部分,是对比,是写如今。在诗中,长安城里的杨贵妃不在了,早已经成为了马嵬坡下的冤魂,长安城里的唐玄宗不在了,早就躲到蜀中的某个地方去了。杜甫发出了自己的感慨,美好的故事,却凄惨收场,人们可以感受悲苦,但长流的江水依旧,城中,早已经不是昔日的繁荣昌盛,来往的,都是胡骑,都是安史叛军,在烦乱之中,他早已不别方向,不知南北。但这最后一句“欲往城南望城北”又何止只是作者迷失了散步归家的方向,更是他心声的吐露,未来的人生路,他也陷入了迷茫和惆怅,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了。 影视剧中的唐朝宫女图回看我们自己的生活,疫情过后,世界的格局,社会的状况,时代的变化,会对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所有人都有担忧,但是担忧又能如何,迷茫又如何,这次疫情被称为百年未有之变局,被称为时代的分割点,而我们这些人,其实都站在了时代的转折点上,未来的路,我们一般人,确实难以看清。 唐玄宗杨贵妃分别经历过疫情之后,再读杜甫的《哀江头》,确实感触良多,这是一曲大唐盛世的挽歌,写尽了国势衰微的悲凉,是杜甫在国破家亡时的内心触动。时代变迁下的个人,在风云激荡的岁月里,的确渺小,但我在读完《哀江头》后,感受杜甫的情感后,内心在悲痛叹息如今的情形时,猛然发现,我们应该和杜甫不一样,他的诗太暮气沉沉了,老人确实更喜欢回忆,但少年,不应如此! 马嵬坡之变我们这个时代,未来,“变”,将是时代的主题,将是主旋律,将是新常态。如何变,怎么变,在变化给予自己怎样的定位,或许每个人都不同,我们甚至不能决定变化之后会带来怎么样的结果,但是我们能决定我们自己的心态!是保持暮气沉沉的回忆,沉溺其中回忆往昔,还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开拓新的生活,由我们自己决定。 经历过风暴的洗礼后,我们将不再是走进风暴前的自己,世界其实也一样,早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世界了。正视这个世界,正视自己,勇敢前进,未来可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ezx.com/jgxtc/121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