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导语:三国历史大杂烩系列,是本人原创作品,目前共有四个板块:三国战役大盘点,三国人物那些事,三国人物高手猜谜,三国人物每日图集。本文为三国战役大盘点系列第41期。 三国后期,魏、吴、蜀并立抗争的局面因三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而逐渐崩溃。蜀汉自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辅政,他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团结内部,又不轻易用兵,曾一度使蜀汉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公元年至公元年间,蜀汉经过大将军姜维不断向魏发动战争,力量日渐消耗,加上后主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窃弄机柄,朝政日非,民有菜色。 费祎:“坑人!”蒋琬:“没错!”公元年的侯和之战,姜维军大败,死伤惨重。于是黄皓和诸葛瞻意图罢免这个只会内耗国力的姜维(当然,黄皓的意图可不是这样,他只是纯粹想掌握权力而已),让阎宇代替大将军职位。姜维厌恶黄皓弄权,气的他直接上书,请求刘禅弄死黄皓,刘禅不听,姜维只好避居沓中屯田,拥兵北防,心里那个憋屈的呀。至此,蜀汉朝廷内外产生严重分歧,蜀汉的基础已大大动摇。 这时的东吴也不咋地,因公元年孙权死后,各派系的矛盾更加尖锐,各派系的争权也变得愈演愈烈,毕竟人家东吴的宗旨就是搞事情嘛,不搞事情不是东吴人(就看孙权多喜欢搞事情,各位小伙伴们就能理解了),而后来东吴的多次攻魏也多以失败告终。吴国的实力就经过这么一来二去,大大削弱了。 孙权:“你们搞事情也搞得太过了吧!”而曹魏自魏明帝曹叡驾崩后,八岁的齐王曹芳继位当了傀儡皇帝,先是曹爽专政,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独掌大权。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并意图司马代魏。司马氏父子一方面大力清除曹氏势力,笼络士族,同时,他们还注意招揽人才,移民实边,沿用曹操的方法,推广屯田,兴修水利,使曹魏在司马氏的掌管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十分强大。对外上,名将邓艾数次抵御姜维的北伐军,司马昭也在寿春平定了诸葛诞的反叛。 然而在公元年发生的一件大事,也就是我上期讲过的甘露之变--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属下成济公开弑杀魏君曹髦(尽管这是一场意外),一方面让司马氏进一步掌控了曹魏朝堂,另一方面这种恶劣的行为也让司马氏失去舆论及人心支持,延缓了司马昭禅代的步伐。此刻司马昭急需一场对外的大胜,寻求政治上的突破,洗刷污点,为篡位累积资本,不然再这么下去,司马氏迟早得倒台。 司马昭:“快呀快呀,来不及啦!”公元年,司马昭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认为蜀汉已经“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决定采取“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再并东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朝内群臣皆反对,连屡次对抗北伐军的大将邓艾也表示反对,更是数次上言现在还不是最好的伐蜀时机。唯独司隶校尉钟会鼎力支持,并与司马昭一同“筹度地形,考论事势”。 为此,曹魏任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作伐蜀准备。同时扬言要先攻吴,以迷惑蜀汉,同时也让东吴吓破了胆。姜维闻讯,忙把情况上报刘禅,建议赶快把守阳平关和阴平的桥头,作好防备。但谁知这时的刘禅已经不是那个可以独立自主完成朝政大事,十分聪慧的刘禅了,因为这时的刘禅已经被长时间的安逸迷惑了双眼、忘记了危险,更是听信黄皓的鬼巫之说,以为魏军不会进攻,不理会姜维的建议,也不让朝内群臣知道此事。 刘禅:“嘿嘿嘿~”结果这下倒好,就在公元年8月,一头来自北方的猛虎下山了,目标直指南方,十八万魏军分三路南下:西路军由邓艾所率的三万多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直接进攻姜维;中路军由诸葛绪率三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切断姜维后路;而东路军由钟会率主力十余万人,再分两路分别从斜谷、骆谷进军汉中。(资治通鉴里分斜谷,洛谷,子午谷三路)。 刘禅这时才醒悟过来,听到消息后,连忙作出战略部署:命令老将廖化增援姜维,派张翼和董厥到阳安关口防守钟会军。安南将军霍弋是刘备入川时以数百人坚守葭萌关达一年之久的霍峻之子,此时正在镇守南中,霍弋本来想驰援成都被刘禅拒绝。大将罗宪当时是右大将军、永安都督阎宇的副官,刘禅令阎宇率兵西向救援,罗宪则率兵镇守永安城防备东吴没有回师成都。 9月,魏军正式全面发动攻势,蜀国方面依照姜维“请君入瓮”的布防计划,命汉中的蜀军不得战斗,退至汉乐二城驻守。这时,钟会派李辅进攻乐城的王含、荀恺进攻汉城的蒋斌,自己则带兵攻阳平关,派胡烈攻关城。 钟会:“一切尽在掌握!”而魏兴太守刘钦由子午谷出与魏军主力会师。关城守将、关中都督傅佥(就是在夷陵之战里给刘备断后的那个蜀汉将领傅肜之子)想坚守,但部将蒋舒因被降职而怀恨在心,遂建议傅佥出战。傅佥出战后,蒋舒投降魏军,傅佥奋战而死。此时除了老将柳隐坚守的黄金城与汉乐二城,汉中多数据点已被攻克。钟会又闻得魏军得重镇关城,获其库藏粮谷,于是留下两万兵力围住汉乐二城,领东路大军长驱直入,直逼剑阁。 西路军也同时展开攻势,邓艾命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牵招之子)、金城太守杨趋分别从东、西、北三面进攻沓中的姜维。而姜维这边因获悉魏军已进入汉中的消息,担心阳安关失守,剑阁孤危,便不作抵抗,且战且退,希望尽快赶到关城援助。但中路诸葛绪军已从祁山进达阴平的桥头,切断了姜维的退路。 姜维:“不要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姜维为引开魏军,便率军从孔函谷绕到诸葛绪后方,诈称攻击,诸葛绪怕自己的后路被切断,慌忙后退三十里,姜维趁机立即回头越过阴平桥头;当诸葛绪察觉自己上当时,已经与蜀军相差一天,追赶不及。不过还是有收获的,就比如赵云二儿子赵广,就是为了掩护姜维撤退战死沙场、为保卫父辈们打下的蜀汉基业而捐躯。 姜维从桥头至阴平,一路向南撤,途中与正在北上的廖化、张翼、董厥等蜀汉援军会合。听闻关城丢失,蜀军此时只有一个办法--退守剑阁,抵抗魏军。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西有相连的小剑山和大剑山,地形险峻,道小谷深,易守难攻,姜维利用这种有利于防守的地形,在此列营守险,这不就跟魏延的防守策略一模一样吗?看来像姜维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只有撞了南墙一次,他才会懂得此时坚守是最好的策略,而刘禅也派人向东吴求救,吴国派出丁封、孙异等人紧急救援蜀汉。 魏延:“我来客串一下~”钟会大军被蜀军阻于剑门关外,不能前进。但剑阁又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不能放弃。于是钟会致书于姜维: “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 钟会想要用自己超级好的文笔,劝说原本就是曹魏将领的姜维归降。姜维不予回答,毕竟姜维早就被诸葛丞相匡扶汉室的心灵鸡汤给“洗脑”了。钟会文笔虽佳,面对天险,还是得用武略攻之。然蜀军保险拒守,魏军攻关不克,又是孤军深入,运粮不便,带来的粮食已经全部吃完了,于是钟会便商议退兵。 钟会:“可恶!写信居然没用!”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人的出现使得战局瞬间逆转,这个人是谁呢?他又是如何逆转战局的呢?下期我们再来继续说道说道。 请小伙伴们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