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韩启明(-)

在一部厚重的《中华英烈大辞典》中,记载着一个烈士的简历:韩启明(-),山西介休人,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牺牲。山西人的他与川西的蒲江有什么渊源呢?他是怎样一个传奇人物?他的背后有着哪些英雄故事?

韩启明(-),介休县人,年入党,经历过百团大战、豫北、晋南、运城、晋中、太原、扶眉、秦岭、广元等战役,参加成都入城仪式。年,任第60军师团政委、蒲江县委书记。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权,恢复社会秩序,老百姓亲切地称呼他为“韩政委”。年5月27日,第五次战役中,于鹰峰山战场牺牲,年仅34岁。

投笔从戎

山西介休,有着三千年优良传统的历史名县,因纪念春秋时期忠君爱国的晋国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年6月,韩启明出生于介休县龙凤乡河东村。他,原名韩永仁,17岁那年入汾阳铭义中学,因家境贫寒,以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返乡后遵从父亲的愿望做了一名乡村教师。然而,那时的中国华北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侵华的枪声激起他血液里奔腾的爱国情怀。课堂上,他悲愤地向学生揭露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激励学生为保家卫国而战斗。

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沦陷。八路军创建绵山根据地,介休县抗日政府机关和地方人民武装,在介休、沁源、灵石三县交界山区一带广泛开展游击活动。韩启明家乡河东村的西南有一龙风塔,故被乡民称为小延安。炽热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园里的韩启明决定投笔从戎报效祖国。一天深夜,他告别老父,徒步跑上绵山,参加山西第三行政区抗日游击第五支队。

韩启明家乡:介休绵山

韩启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队领导安排做政治工作,担任游击队工作员和文印员。他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给战士们讲解革命道理,很快成为大家信赖的好战友。他的侄女韩晓凤回忆说:“二伯做学问有一套,打起仗来也一点不含糊。别看他个子不高,但很机智勇敢,冲锋陷阵,毫不示弱。”

由于,他作战勇敢又善于总结,点子很多,迅速成长为支队的骨干。参军不到半年,他就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年12月,抗日游击第五支队调离介休,韩启明随部队转战到晋东南武乡、沁县、沁水、安泽一带,屡立战功。

年韩启明被提升为团总务科长,年调任太岳军区组织部直工科科长、组织科科长,一直在政治机关工作。

抗战期间,韩启明参加过百团大战、豫北战役、晋南战役等,逐步由一个乡村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政工干部。

三战三捷

年,韩启明调任太岳军区第8纵队24旅70团政委。解放战争期间,他带领部队参加运城、晋中、太原战役,三战三捷,为山西的解放作出杰出贡献。

年5月、10月、12月,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发动对运城的三次攻坚战。战斗时,韩启明不顾敌人的连天炮火,直奔前沿阵地指挥作战。不料,被敌人炸弹炸伤,当即昏迷过去。运城战役胜利结束,医院里住卧不安,日夜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ezx.com/jgxfc/76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