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剑阁县东宝镇长梁村 时下的长梁村,一派生机和繁忙。整洁的水泥路旁是错落有致的“女皇李”基地,棵棵李子树枝条舒展,远看像一簇簇绿植。近看,绿油油的果子像精灵般开始冒头长个。五六个头戴遮阳帽的农妇忙着低头锄草、施肥。村里可供全镇13个村进行鲜果储存保鲜的冷冻仓储库正在加紧建设。 曾经 地处江油、梓潼、剑阁三地交界的东宝镇长梁村,8个组,户人。年被识别为贫困村,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人,年整体脱贫。年前全村只有5.2公里的水泥路,以传统的玉米、小麦、油菜、水稻种植为主,集体收入为零。村里土坯房居多,脏乱差比较明显。 如今 全村水泥路增至10公里,村里建了养猪基地年出栏头,配套种植的藕田30余亩,“女皇李”栽种基地亩、“剑柑”亩。集体经济在全镇的联合统一经营下,不仅连续两年股份分红,还实现一年12万元的收入。村里还施行道德积分机制,获评分数高的村民不仅可以换取生活品,还跟年底的集体经济收入分红挂钩。 初尝试 入股镇养殖专业合作社 获首笔集体经济收入 “各个村的资金量小,管理水平也有限,发展产业迫在眉睫。”有别于如今很多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还是各自规划各自发展,长梁村所属的东宝镇党委政府在年换届选举后,统筹使用各村整合资金,成立康恩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捆绑发展全镇集体经济。 分管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东宝镇人大主席罗清儒告诉记者,各村通过整合产业扶持基金、党建脱贫资金、村办公经费、基层组织运行经费,按照每股元入股到东宝镇康恩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其中长梁村年入股52万元。 年,因调整合作模式采取代养保底分红、延续出租猪场的康恩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巨星农牧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实现集体经济87万元纯利。当年年底长梁村按照入股比例得到合作社发放的4.8万元分红,这也是该村获得的首笔集体经济收入。初尝甜头后,年长梁村又追加了9万元入股康恩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引产业 改造低产低效林 流转土地建立李子基地 依据东宝镇和四川大学合作编制的《东宝镇产业发展规划》,水源、气候、土壤、地理适合发展果园的长梁村将建设地方特色高端水果组团。年,在镇政府的招商引进下,来自成都蒲江的龙头企业四川福果农业公司首先入驻贫困村长梁村。 根据相关技术检测,该村最适合栽种的水果为李子。经合作社协商,该村的多亩土地被流转建立李子基地。村支部书记胡成军告诉记者,虽然村民们当时都积极响应,但从动员说服到成功流转他们还是足足用了一个月时间。 胡成军说,当时大多数村民担心老板万一跑路,土地如何打理和拿不到流转费该怎么办?他们便告知即使人一旦跑路但土地、周围的道路等附属设施、栽种的果树都在,公司一年缴纳一次流转费,也不可能拿不到。此外,在土地流转中,有余亩低效林开挖整理难度大投入较高,农户和业主均不愿意投入成本。为解决这一难题,该村创新思路由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出资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并出资进行开挖整理,再根据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与业主签订的流转合同,形成差额利润。期间的3万元利润成为该村第二笔集体经济收入。 ▲资料图片 搞发展 20万公斤“女皇李” 将销往深圳 为借“女皇故里”知名度,年四川福果农业公司“女皇李”扶贫产品商标注册成功,年8月完成向海关报备出口基地。今年六月底七月初,村里的亩“女皇李”将迎来试挂果期,预计产量将达到20万公斤。胡成军说,基地产出的李子分为五月脆和蜂糖李两个品种。按照公司跟镇上签订的协议,成熟收购时,按照到基地20元和10元的价格,全部包销。 因疫情影响,原本外销到俄罗斯的订单,福果农业公司已经及时做了调整,届时20万公斤“女皇李”将销往深圳,每公斤最高可卖到四五十元。该公司负责人潘福均表示,作为高档水果,脆口香甜的“女皇李”将出现在深圳人的餐桌上。而早在年,村上就将国家关于发展特色产业的专项资金60万余元以股金的方式入股到福果农业公司,今年销售后,村上有望分到由李子带来的分红。 “这会成为村集体收入的一部分,相信会越来越好!”胡成军说,“来年还会举办李子节,利用毗邻成绵广高速的地理优势,以及村里的杨家河水库、清朝咸丰年间留下来的王万年大庄园,谋划发展乡村旅游。” 分收益 施行道德积分机制 跟年底分红挂钩 自年开始,长梁村在年底都进行分红。胡成军告诉记者,首笔集体经济收入当年全部通过分红的方式以贫困户60元、非贫困户40元的标准派发给村民。 年,按照脱贫攻坚工作的“四好”要求,激励村民们提高环境卫生观念和意识,增加发展斗志,东宝镇从合作社集体收入中拿出20万元在全镇12个村、2个社区施行道德积分机制。其中长梁村获得的工作资金和年底分红一共6.3万元。 按照每季度评选一次,评选出红榜、黄榜、黑榜。评选获优的村民可以把评分折算成钱,去“道德超市”换取生活用品,获得黑榜的将在年底分红中按一定比例扣除。 更让罗清儒欣慰的是,虽然“女皇李”今年才开始试挂果,但因为提供技术指导、负责收购和政府的积极宣传引导,目前长梁村返乡创业参与地方特色高端水果产业发展的有4人,种植规模达余亩。通过外出参观、业主带动、政府引导等方式及“十星户”评选、村民家庭道德积分等活动,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带动余农户种植余亩。从年10月到年4月群众(业主)自愿自发发展水果产业累计投入40万余元,采购果苗2万余株。 创新发展 有机循环利用产业模式 成群众增收致富 “助推器 ” 因全村有7个养殖场,为做好污水处理和环保,镇里在外出考察后,决定效仿走养猪、种藕、养鱼的有机循环之路。即将养猪场排出的污水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和分离,干的部分送给村民做肥料,清的部分引入田间种藕,再在藕间养鱼。有人承包,给合作社按照每亩到元缴纳租金。 “象征性收一点费用,主要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实现有机循环利用。”罗清儒说,包括长梁村30余亩在内,全镇一共有87亩藕田。仅此一项,全镇集体收入就增加2万余元。此外镇上可储藏保鲜吨鲜果的的冷库建在长梁村,届时会惠及全镇所有的村,解决鲜果保质时间不长的问题。 “集体经济的捆绑发展,不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应,还大量吸纳并转化农村劳动力,让农户在家门口也能有劳务收入。”剑阁县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与改革指导股张友权说,通过产业发展,年以来长梁村累计用工0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万余元。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产业得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产业模式在长梁村生根开花,正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来源:广元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