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8月23日特惠商品

-----------世纪华联的分割线----------

剑阁县简介:

剑阁县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结合部,守剑门天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川北金三角”、“蜀道明珠”等美誉。

剑阁县辖57个乡镇,个行政村,人口66.4万(农业人口58.35万),面积平方公里,距成都公里,距广元城区45公里,距盘龙机场27公里,西成高铁、宝成铁路、京昆高速公路、国道线、国道线、省道线等贯穿全境,曾经“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天堑已化作万里通途。

剑阁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先进县、四川省卫生县城、四川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关——翠云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觉苑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剑州古城,“道国仙都”鹤鸣山,“世外桃源”五指山翠云湖,“小九寨”茶园沟等多处旅游景点。

剑门关

剑门关

剑门关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剑阁县城南7.2公里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因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天下闻名。

剑门关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剑门关关楼

剑门关关楼高19.34米,基座长19.16米,宽13.6米。关楼四面轩窗、环廊通透、檐下使用斗拱,檐柱、角柱采用侧脚,充分展示古关楼那种“一石临空天府状,两山如壁剑门雄”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浑而壮观的本色。

猿猱道、鸟道

猿猱古道全长米,离地垂直高差达余米,宽处仅30厘米,窄处仅15厘米。

猿猱道自古仅是猿猴攀岩越山的行道和剑门关山区个别老百姓上山采药的便道,呈“之”字形沿悬岩缝而上。游客通过猿猱道傍绝壁依势而上,有种一览众山小、惊险刺激的体验。

如果胆小,也可以选择走鸟道哦……

玻璃观景平台

剑门关玻璃观景平台位于千年古刹梁山寺山顶,海拔米处,由一段长60米、宽2米悬于峭壁之上的半弧形玻璃栈道和一条长24米、宽3米横跨两峰的玻璃桥组成。在观景平台临近出口处安装了具有人体感应功能的特效玻璃,玻璃上是动态美图,当游客踩上玻璃时就会立刻出现裂纹并伴有玻璃破碎的声效,创新、有趣、逼真的效果让你流连忘返。

翠云廊

翠云廊

翠云廊景区距剑门关镇7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道两旁遗存秦代以来的棵古老行道树,至今苍翠满目,形成了“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壮丽景观,古道由北向南如莽莽苍苍的巨龙逶迤于崇山峻岭之间,宛若一条盘绕在白云间的青翠碧绿长廊。它是剑门蜀道上的一颗明珠,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汗水浇灌的艺术品,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象征。她不仅是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保护完好的中国艺术珍品,而且是全世界的瑰宝。被誉为“世界奇观”、“绿色长廊”、“中国陆路交通活化石”。

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中。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

——清乔钵

翠云廊的名字就是由这首诗而来,其中“三百里程十万树”并非夸大,直至今日,单是四川省剑阁县境内的古蜀道上就仍然茂盛地生长着近株古柏。

古道蜀风

古柏形态万千

张飞柏

张飞柏又叫"皇柏",这种柏树传说是张飞号召人民所植,故名。张飞柏在四川古蜀道上分布较多,北起昭化,南到阆中,西到成都,但集中分布在剑门蜀道两旁。

剑阁柏

剑阁柏也叫松柏长青树,被称之为国之珍宝。树高27米,胸径1.16米,材积10.9立方米。据专家考证,该树大约植于秦惠文王时期,树龄已有多年。它一支独秀、强健挺拔,翠盖如云,枝繁叶密,昂扬向上,远看似松,近看似柏。一般的柏树果实是圆的,而这颗柏树的果实却是椭圆的,与松果的外形非常相似,但其裂纹却与柏果一般。它大于普通的柏果,又小于松果,形状非常奇特。这株独一无二的珍稀柏树也就被人们奉若神明,礼敬有加,成为了这里的风脉树,大家都愿意拜它为干爹,于是又成为这里全民所有制的“公用干爹”了!

阿斗柏

刘禅,即蜀汉后主。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公元年,魏灭蜀,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至此遇雨蔽于树下。蜀人怀念刘禅,设台祭之。但是民间有人认为蜀国灭亡,皆因刘禅昏庸误国所致。于是取此树喻不思进取、难以成才之意,称之为“阿斗柏”,亦称“歪颈项(脖子)树”。每每过此,都要砍上一刀,以警后人,其实这是个缪传。真实的情况是,当地有个说法“千年的柏树当沉香”。因为柏树里面含有较高的芳香油,中医有芳香通窍,解痉挛,止疼痛的说法。这里民间流传了一个小单方,在树干上砍一小块千年柏木回家磨酒喝,可以治疗胃病。长年累月就砍成这个不成材的样子了。

夫妻柏

眼前这两株柏树高27米,胸径1.2米,材积17立方米。它们枝丫覆盖,虬枝交错,相拥而立,枝叶连理,根尾相交,彷佛是一对恩爱夫妻在此携手、并肩窃窃私语,互通情愫,人们因之称为“夫妻柏”。据说,当地新婚和已婚夫妇都常来此祈祷,愿夫妻感情像此柏一样与世长青,白头偕老。

拦马墙有参天古柏多株,平均每25米1株,苍劲郁翠,其中有“状元柏”、“望夫柏”、“怀胎柏”、“观音柏”等独具特色的古柏。

广元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形象宣传片

剑阁县撬开旅游扶贫新路助贫困户脱贫奔康

近年来,剑阁县坚持惠民富民为根本出发点,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创新扶贫模式,多元化发展全域旅游,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新路子。

核心景区带动

以剑门关“国家5A级大景区”为主要带动点,带动周边乡镇贫困户参与景区旅游服务。

1

以景区农特产品销售市场为依托,组织周边乡镇贫困户到固定点位销售特色农副产品和手工制作传统工艺品等。

2

以增强景区公共服务能力为支撑,在景区周边乡镇举办旅游扶贫就业培训班,培训合格的贫困劳动力优先推荐到景区周围商店、酒店、工艺品店就地务工。

3

以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为根本,组织景区周边征地贫困户将征地补偿款及到户扶持资金入股到景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参与分红,实现增收。

通过核心景区带动,周边4个乡镇9个村户贫困户得到不同程度受益,通过景区工作岗位解决就业人(其中:贫困人口人),景区内摊点摊位等经营项目解决就业人(其中:贫困人口人),年底实现户均增收0元以上。

通过对剑门关核心景区的改造提升,同步拉动景区沿线的工业、房地产、现代农业、文化创意、交通运输等产业发展,促进了餐饮、住宿、土特产销售、娱乐等行业的繁荣,带动了广大群众就业增收,旅游业带动城乡居民就业约3.8万人。

旅游线路拓展

以剑门关蜀道旅游线保护、恢复为支撑,大力拓展沿线乡村旅游。

1

开发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开发鹤鸣山道教文化游、碗泉文昌文化游、升钟库区游、化林红色文化游、五指山生态游、现代农业园区休闲游6条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引导当地贫困户大力发展特色水果和蔬菜种植、土鸡养殖、农家宴、采摘体验、农业观光等产业。

2

建成扶贫示范乡村。围绕6条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建成4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乡镇、26个生态小康新村、1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年将五指山乡村旅游区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当地贫困户通过收取土地租金、就地务工、出售农家土特产品等实现增收。

3

引导支持农家乐的建设发展。两年时间,全县新增农家乐经营户40多家,年底,全县农家乐和民宿旅游达标户突破户,其中二星级以上农家乐达到29家。

旅游线路的拓展,有力地带动了剑门蜀道沿线13个乡镇、81个村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剑门蜀道沿线已有12个贫困村退出、户名贫困人口脱贫。

能人示范引领

随着剑门关景区旅游的深度开发,吸引了大批在外务工有志青年、成功人士返乡创业。

1

采取“自身投放+政府扶持+贫困户参与”的方式,返乡创业人士引领。60余位返乡创业人士依托景区,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生态康养等现代乡村旅游服务业,带动余名贫困人口参与乡村旅游服务业。

2

采取“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的方式,在外成功人士引领。在外成功人士帮助引进3家外地企业投资旅游项目,组织企业与贫困户一道建立蔬菜、水果、干果等专业合作组织,搭建起游客与贫困户之间的桥梁、促进产销直接见面,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拓展了贫困户增收渠道。年底,参与乡村旅游经营项目的贫困户户均年增收00元以上。

近年来,剑阁县接待游客每年均在万人次左右,旅游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1.9%。通过旅游扶贫成功带动1.86万人脱贫,占全县已脱贫人口总数的39.8%。旅游产业已成为全县重要支柱产业,增强了贫困乡村造血功能,让贫困群众过上了“吃上旅游饭,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的幸福生活。

-----------世纪华联的分割线----------

长按识别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最好
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ezx.com/jgxfc/34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