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随着一声汽笛,西安始发首趟列车驶出汉中车站。新华社记者陈昌奇摄

6日8时22分

西安至成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千年来阻隔我国西北西南的

秦岭天堑被贯通

蜀道难成为历史

12月6日,在成都东站,乘务员和“熊猫”在发车前合影。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12月6日,乘客展示西成高铁首发车次D次列车的车票。

这是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

连通中国的西北和西南

一列西成高铁动车组试验列车穿越秦岭进入关中平原(年11月22日摄)。新华社发唐振江摄

西成高铁自北向南穿越

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

巴山山脉、四川盆地

高铁开通后

之前十几个小时的路程

已经缩短至4个多小时

全线开通初期

成都至西安的最短旅行时间

压缩至4小时7分

年底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

两地间最短旅行时间

将压缩至3小时27分

新型动车组

就是这么棒!

担负起西成高铁客运任务的是

CRH3A型动车组

它借鉴了“复兴号”的设计

是中国动车组的新成员

部分CRH3A型动车组列车停靠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动车段(年1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CRH3A型动车组列车的车头(年1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全车8辆编组

定员人

车长、车高、定距和旅客界面等参数

和“复兴号”保持一致

西成高铁模拟运行的CRH3A型动车组列车行驶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境内(年11月30日摄)。新华社发黎德华摄

为了满足西成高铁运行需求

该型动车新增了一项“绝活”

——坡起制动

具有快起快停、快速乘降等特点

满足西成高铁长大坡道上

静止和启动不溜逸的要求

一列试验列车在西成高铁嘉陵江特大桥上行驶(年11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我们特意在车厢内

放置了水杯和硬币

来测试列车运行的平稳度

专治各种不服……

西成高铁还有一项特牛的技术

就是全程上网不掉线

高铁全线装设了信号设备

在隧道内采用先进的无线信号释放技术

真正实现了“高铁通、信号通”

测试列车过隧道时记者手机显示的4G信号。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车厢内的热水炉也设置了误碰保护

需要先按红色按钮解锁

再按绿色按钮,才可以出热水

厕所内空间宽敞

别了,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年前

唐朝大诗人李白

写下千古绝唱《蜀道难》

四川省广元市剑门关关楼,《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的就是这里。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巍巍秦岭,如巨龙般横亘于

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之间

千百年来

先民们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坚韧

在万仞千峰间的秦岭

开凿出了条条道路

后经官方不断修缮

逐渐形成了连通秦蜀的七大古道

秦蜀古道随着时代变迁

湮灭于烟尘中

但是秦蜀两地间的交通方式

却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从民国时期修筑的川陕公路

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条国道再到高速公路

从宝成铁路再到现代化的西成高铁

秦岭由天堑逐步变成通途

秦蜀两地的时空距离被不断缩短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老虎口(年10月20日摄)。该处系年修建的川陕第一条国道的咽喉要地。如今这里只是作为旅游景点被人参观,它的交通功能已被新修的棋盘关到广元沙溪坝高等级公路取代。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这是航拍的陕西省南郑县通往四川省南江县的盘山公路(年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全长公里的宝成铁路通车

结束了陕川没有铁路连接的历史

千年险阻化作千里通途

列车通过宝成铁路位于川西平原上的一座大桥(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如今,西成高铁正式通车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嗟叹

也将被“秦蜀两地一日还”

的新时代华章所代替

一列试验列车驶入位于秦岭腹地的西成高铁佛坪站(1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西成高铁建设历时5年

克服了秦巴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

高铁全线隧道占比55%

秦岭山脉隧道占比高达95%

中铁五局工人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的西成高铁四川段杨家堰特大桥上施工(年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中铁十九局工人在位于四川省广元市的西成高铁四川段小安隧道内施工(年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多年的努力促成了这条高铁的开通

祖国的西北和西南

终于可以通过高铁紧紧相连啦!

从此

羊肉泡馍和麻辣火锅

只有一张高铁票的距离!

陕西特色美食——羊肉泡馍。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四川特色美食——麻辣火锅

这条川陕人民期盼已久的客运专线

不仅串联起沿线地区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

也打通了两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不妨跟着我们的“洋记者”一起

在一天之内玩转西成高铁!

你可以上午在西安古老的城墙上骑行

爬上大雁塔俯瞰

去秦始皇陵看兵马俑

感受这座千年古都灿烂辉煌的过去

再欣赏一场秦腔表演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兵马俑坑。秦兵马俑坑发现于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演员在西安市易俗社大剧院表演秦腔史诗《易俗社》。秦腔源起于周秦时代,是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具有宽音大嗓、慷慨激越的特点。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下午到了成都

这里有可爱的大熊猫、宽窄巷子、

武侯祠、川剧、各色美食……

你的眼睛,你的胃,都,准备好了吗?

大熊猫“美奂”在四川省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玩耍。位于成都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一睹“国宝”真容。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川剧变脸。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成都美食——老妈蹄花、凉糕、麻辣牛蛙、三大炮、牛油火锅(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哦,别忘了

西成高铁串联起来的可不只是

西安和成都这两个城市

这条铁路的沿线遍布美景名胜

最适合乘着高铁去旅行啦!

航拍的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三元镇的原始木竹林。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油菜花盛开的汉中盆地。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四川省广元市千佛崖景区。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明月峡景区。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四川省江油市的油菜花海。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还等什么?

大美西成高铁,等你来乘!

西成高铁首发乘务班组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动车段亮相。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穿越秦岭来看你!"洋记者"坐高铁去旅行》

策划:关心国

监制:倪四义钱彤王敬中沈虹冰

统筹:常爱玲贺占军江毅

导演:缪晓娟

文案:缪晓娟海伦·本特利

记者:海伦·本特利

编辑:李呐薛晨

摄像:梁爱平薛晨付瑞霞

剪辑:李呐

《千呼万唤的西成高铁终于开通啦!!!》

策划:惠小勇

统筹:陈天湖

执行:江毅薛玉斌

编辑:张铖、关开亮、王朝、徐晓蕾

为西成高铁点赞!

赞赏

长按







































白癜风饮食
专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ezx.com/jgxfc/22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