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看三国英雄人物,阅人间百态。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英雄顺势而上”。三国当中魏国无疑是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面积、经济、人口、人才等远远超出吴蜀两国数倍。身在刘营心在魏郭修郭修,又名郭脩或郭循(?-年),字孝先《三国志·后主传》及《费祎传》中载为郭循),凉州西平人,在当地素有威望。三国时代曹魏官员,官至中郎将,在一次同姜维作战中失败,被迫降了蜀汉。虽然此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降将,但他根本不想成为蜀臣,于是每逢宴会,他都想趁机刺杀刘禅,只不过被严密防备了而已。不过,刘禅他刺杀不成,当时主政的费祎,却喜欢亲近新降之人,于是在公元年的岁首大会上,他沉迷地美酒佳肴时,郭修突然行动,将其刺杀。当然了,费祎死了,郭修也活不成,消息传回曹魏之后,他得到了褒奖和追封——曹芳下诏曰:“士,一向有功绩德行,在当地很有威望。后来在一次征战中,他被姜维俘虏,被迫来到了蜀汉。虽然此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降将,但他根本不想成为蜀臣,于是每逢宴会,他都想趁机刺杀刘禅,只不过被严密防备了而已。不过,刘禅他刺杀不成,当时主政的费祎,却喜欢亲近新降之人,于是在公元年的岁首大会上,他沉迷地美酒佳肴时,郭修突然行动,将其刺杀。当然了,费祎死了,郭修也活不成,消息传回曹魏之后,他得到了褒奖和追封——曹芳下诏曰:“其追封修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谥曰威侯。”晚节不保羞愧而终于禁于禁(?-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鲍信为救曹操而死,于禁归属曹操。于禁早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特别是曹操宛城之战失利的情况下全力保全曹操全身而退,得到曹操称道,被封为“五子良将”。建安二十四年(年),关羽围攻樊城。于禁督同庞德等领七军,共3万大军,去救援曹仁。此时,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关羽决汉水之堤水淹七军。于禁走投无路随即投降,被关押在荆州江陵。后来吕蒙攻破江陵后,于禁从荆州获释而到了东吴,在东吴受尽众人羞辱,曹丕即位后,孙权称臣。黄初二年(年),孙权遣于禁回魏国。于禁回魏后,却同样遭受其他人的嘲笑。当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脸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谥号是厉侯。擎天柱石王平王平(?—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籍贯益州。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官至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封安汉侯。为事实上诸葛亮第一军事接班人。王平初为曹操帐下一员战将,通晓汉中地理,在汉中之战时被任命为徐晃的副将,因受徐晃排挤而投降刘备。后随诸葛亮南征、北伐,多次受命执行任务,表现十分活跃。诸葛亮去世后,王平在蒋琬的推荐下,到永安防守吴国。延熙七年(公元年),王平任汉中太守时,魏帝命曹爽率领步骑十余万进攻汉中,王平率不足三万兵士坚守城池,成功抵御曹爽进攻,使蜀汉门户幸免于难。两面人生夏侯霸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嘉平元年(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被调入朝,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将军。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夏侯霸从前得到曹爽的厚待,与郭淮不和。曹爽被司马懿杀死后,他心中不安,投奔蜀汉,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伐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姜维姜维(年-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姜维一生继承了武侯诸葛大志,心系北伐光复汉室大业,无奈宦官弄权,独木难支,最终折戟于蜀汉中兴梦中,可谓延续武侯“姜维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ezx.com/jgxfc/124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