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剑阁县贫困村、贫困户的“收入账”70%来自农业产业收入。要让农民增收必须着力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三大任务,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既增加农业竞争力,又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该县按照“做优农业”的“三农”工作基本思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聚焦聚力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为脱贫奔康打下基础。 工人采摘石斛黄叶(摄影雷艳) “剑门石斛”——促进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转型发展 剑门石斛剑阁中医药产业园(剑门石斛)项目是剑阁县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四川吴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建设期限为5年,概算总投资5亿元,预计到年实现种植规模亩、年产值5亿元以上。项目分三期建成,其中一期占地亩,投资1.5亿元,目前已建成高科技智慧(农业)大棚50亩,引进企业总部培育3~4年铁皮石斛种苗38万盆、价值余万元,占地余平方米的行政区、组培工厂、研发中心、中药馆、养生馆以及休闲旅游设施正在建设中,平方米的三线生产线即将建成,开封镇亩种植基地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四川吴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科研院校+公司+基地+农户+种植户+生物公司(衍生产品)”的发展模式,延伸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将农业、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等有机结合,运用农业现代化技术集结多重农业元素,打造一个市民参与、农民受益的农业盛会,以达到促进一二三产业互融共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益持续增加、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转型发展的目的。 公司以剑阁县城北镇民主水库为核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10多个乡镇共同发展,力求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精准扶贫。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优先安排建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在工地务工,已安置余人,实行日结工资。 城北镇民主村贫困户刘路说:“10前我因做了心脏换血手术,花费20余万元,还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而今,自己和妻子都在剑门石斛基地上班,每年收入有4万元,加上养殖了只土鸡,收入也1万多元,日子越过越有信心了!” 吴氏铁皮石斛利用剑阁生态条件,运用仿野生、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进行种植,其多糖含量平均达到30%-40%,粘液质高,能鲜榨、晒干、加工,口感好,香味优于其他地域同类产品。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包括铁皮石斛纯粉、鲜条、干条、干花、牙膏、面膜、香皂、洗衣液、洗手液、将军酒等系列产品。严格的质量把控机制和高水平的生产加工技术,有效保障了产品品质。 “今后,我们将更加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的全民事业,安置更多的贫困户到园区务工,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剑门石斛基地负责人吴建说道。 “三分田”——实现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村民为西红柿疏果(摄影雷艳)
剑阁县汉阳镇依托“下普”快速通道,以“三园区”、“两基地”(中心农业园区、翠云廊旅游园区、“下普”通道发展顺风休闲度假观光园区,烤烟基地、畜牧基地)统揽全镇农业产业发展,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大发展。 剑阁县三分田农业有限公司以“安全农业、绿色农业、健康农业”为标准,致力于发展自然、生态、可持续农业。公司立足云、贵、川、渝及国内优质农产品产区,通过自建、共建、合作等方式,建设特色果蔬科研、繁育、示范种植生产基地。以科技力量为支撑、以品控标准为指导,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通过标准化、安全化、品质化示范种植,引领、带动当地农民进行规模适度化、产品安全化、品质标准化生产,并依靠企业渠道优势进行农产品销售。 据公司负责人杜鹏介绍,公司在汉阳镇云峰村建设了有机直采基地,一期占地面积余亩,已建成独栋大棚平方米,连栋大棚平方米,并将逐步在汉阳镇壮岭村、登山村、七里村等村进行规划发展,从而形成有机果蔬直采产业园区。目前,种植西红柿亩,后期将种植无筋豆、四季豆、无花果、哈密瓜、核桃、木耳等果蔬产业试验、示范园区0亩,带动农户种植0亩。让村民实现增收,早日脱贫奔康。 汉阳镇党委书记蒲勇军说:“引进三分田农业有限公司的初衷是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尽可能地让农民的小额资金用于产业发展。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以科技型设施农业为支撑,培养农民向‘农业技术工人’转化,建设一批‘夫妻棚、父子棚、亲友棚’,实现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剑阁产业 目前,剑阁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一带三线”产业发展格局,五大特色产业实现提质增量。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建设取得突破,探索出了“一园一主业、多园一主业、块状覆盖”的山区园区建设新模式,累计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核心区面积约8万亩,惠及农户3余万户。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提升打造出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绿色生态品质的剑门关豆腐、剑门关土鸡、绿色有机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3个、有机农产品认证达22批次、中国驰名商标和四川名牌8个、绿色原材料生产基地达到68万亩,该县农业品牌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农村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文/雷艳)来源:国际在线 关于我们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您的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好
|